
3、声音的变化 教材版本 教科版 学段 四年级 学科 科学 章节 3-3 课题名 声音的变化 课时 1 执教教师单位 教师姓名 教学 目标 1、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振动的频率越快,声音就越高;振动的频率越慢,声音就钺低。 2、能使物体发出强弱和高低不同的声音,对听到声音的不同进行描述,对物体在发出不同声音时的振动状态进行描述,把物体的振动状态和发出的不同声音联系起来。 3、形成善于观察,并把事物的特点和性质相联系的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到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分析得出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教具 钢尺、水杯(4个一组)、橡皮筋 时间 安排 课后 小结 备注 一、导入 1、哪位同学能把音乐课中学习的“音阶”唱给大家听一下?(点1名唱音阶) 2、全班齐唱音阶:12345671 3、一起唱比一个人唱,声音要怎么样?(在科学课上,声音轻,一般称为声音弱,声音响,一般叫声音强,声音的强弱称为音量。板书:音量) 4、那在唱这12345671几个音的时候,你感觉自己的声音有什么变化呢?(声音的高低在科学课上叫音高。板书:音高) 5、声音有强有弱、有高有低,我们能观察到声音的这些变化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声音的变化》 二、音量与振幅之间的关系。 1、出示音叉,怎样让音叉发出一个弱音和一个强音?(点名操作) 我们都知道,声音是靠振动产生的。那为什么(用力小)音叉声音弱,(用力大)音叉声音强呢?(振动幅度大小不同) 2、究竟是不是这样呢?让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研究。 课件出示实验要求: A、轻轻拨动尺子,听听尺子的声音,观察尺子的振动幅度。 B、再用力拨动尺子,声音的强弱发生变化了吗?尺子的振动幅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钢尺发声实验记录表 声音的强弱 振动幅度情况 轻轻拔 用力拔 (1)点名读实验要求。 (2)做这个实验要注意什么? (3)分发实验记录表 3、交流:展示实验记录表。 (1)轻轻拔和用力拔,声音强弱有什么不同?尺子的振动幅度有什么不同? (2)实验证明声音的强弱与什么有关?(板书:振动幅度 大小) (3)小结:其实科学家早就经过多次研究,发现物体发声时都有这样的规律:点课件:音量的变化是物体的振动的幅度变化引起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 (4)齐读概念 三、观察比较声音高低的变化(水杯) 1、通过实验,我们明白了音量强弱的变化是由物体振动幅度的变化引起的,那么音高的变化又是什么引起的呢?接下来,我们继续用实验去发现奥秘吧!(点课件:水杯发声实验) 2、点名读实验要求 3、指导学生填写P50页的表格 4、组织学生实验 5、交流:展示实验记录表。 6、通过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声音的高低跟什么有关呢? 四、观察比较声音高低的变化(橡皮筋) 1、为了进一步研究声音高低与什么有关,接下来老师再让同学们做一个实验。(点课件:橡皮筋发声实验)还记得怎样让橡皮筋发出声音吗?在接下来的让橡皮筋发出声音的实验中,老师有新的要求 2、点名读实验要求 3、组织学生实验 4、反馈交流(板书:振动频率 快慢)(点课件:出示音高定义) 5、小结:筋发声有这样的规律,其它物体其实也一样,只是它们在振动时振动频率的快慢我们人类的肉眼无法观察到而已,接下来我们就通过一个声音软件来看看物体发生时振动频率的变化吧。 6、总结板书内容 五、作业 1、运用课堂中的玻璃杯发声实验,回家尝试弹奏一首简单的小曲子; 2、预习第四课并准备一把30厘米长的钢尺,下节课带来。 六、板书设计: 声音的变化 大 振动幅度 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