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573917

八年级语文下册《礼记二则》知识梳理及练习题

日期:2024-05-1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78次 大小:128210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八年级,语文,下册,礼记二则,知识,梳理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礼记》二则 虽有嘉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翻译 尽管有美味可口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尽管有最好的方法,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因此学习了然后就知道不足,教导人然后才知道困惑不通。知道不足,然后能自我检查,对自己提出要求。知道困惑,然后能鞭策自己努力进修。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兑命》上说:“教是学的一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啊。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翻译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所以人不仅仅以自己的亲人为亲人,以自己的子女为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反对把财物弃置于地的浪费行为,但并非据为己有;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所以大门都不用关上了,这叫做理想社会。 作者作品介绍 《礼记》,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礼记》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其内容分为两大类:关于礼乐的一般理论和关于礼乐制度。它阐述的思想,包括社会、政治、伦理、哲学、宗教等各方面的内容,其中《大学》《中庸》《礼运》等篇幅有较丰富的哲学思想。 主题思想 《虽有嘉肴》开篇运用了类比推理的方法得出“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的结论,然后进一步分析教与学实践活动的作用,指出教和学的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即“教学相长”,告诉了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大道之行也》通过对理想中的社会特征的描述,阐明了儒家思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表达了作者对这个理想社会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写作特色 《虽有嘉肴》开头运用了类比的手法,从“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即使有美味的菜,不吃,就不知道它的美)”,引申到“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处)”的道理。接着讲教与学的关系。一个人只有学习了,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才能自我反省;而教授别人之后,才能发现自己有不懂的地方,这样才会自我勉励,不断提高。最后推理出“教学相长”的观点,并引用《尚书·兑命》中的语句进一步论证这一观点。论证层层深入,逻辑严密,有条有理,且言简意赅,浅显易懂。 《大道之行也》语言气势强盛,一气贯注,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本文通过大量运用排比来做到这一点,如“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等,句式整齐,节奏分明,增强了语势。 知识梳理 通假字 学学半 第一个“学”同“敩(xiào)”,教导 《兑命》曰 “兑”同“说”,指的是殷商时的贤相傅说 选贤与能 与,同“举”,选拔 矜、寡、孤、独 矜,同“鳏”,老而无妻 一词多义 1.善 弗学,不知其善也 形容词,好 京中有善口技者 动词,擅长 2.修 讲信修睦 动词,培养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形容词,长 3.闭 谋闭而不兴 动词,闭塞 外户而不闭 动词,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