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6574964

浙教版九上美 4向民间艺术家学习 教案

日期:2025-11-29 科目:美术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1次 大小:12309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教版,民间,艺术家,学习,教案
  • cover
向民间艺术家学习 — 剪纸 课题:《向民间艺术家学习—剪纸》(浙美版第十七册) 课型:设计应用。 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 教具:范画、演示工具 学具:制作工具 一、教材分析 剪纸是中国普及的民间传统艺术之一,通过学习并体验中国剪纸的刀味、纸感。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民间剪纸艺术美,发扬我国民族、民间优秀的艺术传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劳技课上过剪窗花。对剪纸有点了解,但对于剪法、刻法及整幅的制作不了解。这一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掌握剪纸制作。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剪纸是我国民间美术的一种艺术形式。了解南北方剪纸的不同特点,能分辨出阴刻、阳刻的特点及剪纸的符号。 2.过程与方法:了解剪纸艺术的历史、艺术形式特点,在欣赏评述的基础上能够用阴刻或阳刻形式完成简单的剪纸创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活动,使学生了解民间艺术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我国民间剪纸艺术的历史文化及相关知识。认识阴刻、阳刻,并掌握剪纸的步骤。 难点:认识阴刻、阳刻,并掌握其特征,进行简单创作。 五、教学方法 情境导入法、演示法、多媒体辅助法、讨论法。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学生利用课前收集的民间艺术资料,进行民间艺术知识抢答。 提问:民间艺术有哪些?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我国民间艺术工艺品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多彩。有泥塑、布艺、舞狮、麦芽糖、剪纸等。这些民间工艺品流传广泛,生动有趣,代表了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和日常活动。 今天我们就向民间艺术家学习这其中的一种民间传统艺术———剪纸 引出课题《向民间艺术家学习—剪纸》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学习本课主题的兴趣,为整堂课奠定轻松的氛围。 (二)传授方法 1.简介库淑兰。 2.欣赏范画作品,激发学生兴趣。 3.比较北方与南方剪纸的特点: 提问:看到这两幅作品有什么感觉?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学生:观察讨论并发言。 教师归纳:一般而言北方剪纸以朴实生动为美,生活气息浓郁,其特点是天真浑厚,粗矿写意,质朴夸张。大多运用大块面,一“阴剪”为主;而南方剪纸以“精致”为美,雅致见长,讲究玲珑剔透,细腻写实以“阳剪”为主,多以“月牙形”配“锯齿形”,线条纤细顺畅。 4.说说为什么在过春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贴上一些剪纸作品迎新年? (让学生感受到剪纸作品能带来美观、有美好的寓意等)。 5.请说说你见过的剪纸的样式(学生发言)。 6.欣赏不同样式的剪纸 7.剪纸的符号及要领(教师边讲解边示范) (1)这张作品哪里最吸引你?(让学生感受符号的魅力) (2)出示四个符号让学生剪一剪,接着教师纠正学生错的地方并演示讲解这些符号一般用于某部位。(体现学生的主动性) a、小圆孔:小圆孔在剪纸中是常见常用符号(图2),例如:人物、动物的眼睛, 花心、花瓣和浪花的水珠等。剪小圆孔时,首先对准圆孔中心空白处轻轻扎一个眼,然后顺着眼往边沿剪,即逆时针方向转360度。线条要流畅圆滑,不留茬口(图3—图5)。 b、月牙形:形状近似月牙(图6),比较容易掌握。先从月牙中心空白处下剪刀,顺着月牙的外轮廓线从左往右剪即可。常用于吉祥字中的眼、口、眉,人物及其他动物的眼睛(图7)。  c、柳叶形,顾名思义,其形状像柳叶(图10),剪时,从中间空白处下剪刀,自右往左剪,要求线条圆滑、简洁(图11、图12)。  d、锯齿形锯齿形是剪纸中高难度的技法(图13)。先剪出一半圆线,顺着半圆线右边剪出一条弧线作为开口处(不宜太大),然后,让剪刀在两手之间平衡稳当,右手持的剪刀尖放在左手的食指上,大拇指把剪的花瓣部位压牢,使它不容易错位。剪刀尖不离原处,左右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