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592526

《故都的秋》优质课教案

日期:2024-04-28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17次 大小:4933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故都的秋,优质,教案
  • cover
《故都的秋》优质课教案 教学内容:赏析本文秋景,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教学重点:1、学习鉴赏写景抒情散文的方法2、体会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以及严谨呼应的结构。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秋天在每个人的眼中都有着别样的色彩,让人陶醉。你曾注意过哪些秋天的景色?可以用自己的话说,也可以引用别人的诗句来说。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文章就是对秋景的描写。这就是郁达夫的《故都的秋》 二、目标展示 在本节课中我们主要要完成以上任务。PPT展示学习目标 三、预习检测 在学习课文之前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 1、作者:郁达夫的出生地浙江富阳,有着烟雨江南的温润氤氲。郁达夫幼时丧父,家境艰难,17岁时,他在兄长的资助下到日本留学,一呆就是十年。1933年郁达夫处处碰壁而退出“左联”。 2、字词检查:PPT展示 点缀()辍学()混沌()馄饨() 萧条()笙箫()落蕊()一椽() 槐树()平仄()着单衣() 四、文本赏析 叶圣陶先生说:国文本就是读的学科。读准字音,读好语句才能更好的品味文章。 1、请同学们自读最后一段,说说你最初的感想。 明确:作者真的爱北国的秋天。怎样爱,爱到愿意用生命去换。 你有没有疑问呢,在你第一次读到这句话时你心中最真实的想法是什么,是怎样的秋天能让作者连生命都愿舍弃。 我相信一定有同学心里是这样想的,这是个什么人啊,连生命都不要了,要换得北国秋天的景色,换得秋景常驻,如果是你,你愿意么。 2、这也足以见得北国的秋景对作者有着多么大的魅力呢?请同学来读一下第一段。这北国的秋景有着怎样的特点, 清,静,悲凉。细细品味,这三个字分别给人怎样的感受。"清"、"静"既是对客观景物特点的描写,是客观色彩,又是作者内心的感受。"悲凉"更多的传达了作者的主观色彩,感情内敛而又伤感。“文眼”作用它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 3、作者以情驭景分别写了哪些景物呢,我们先来看第3段,我以第3段为例我们圈点勾画法赏析语句共同分析。先找同学来读一下。其他同学们思考一共写了哪些景,这些景是怎样体现清,静,悲凉的特点的。 秋晨小院(3段): (1)生赏析 高高的伤感 什么时候会数一丝一丝的阳光”,孤独清闲 “看……碧绿的天色”,何等“清”; “听……驯鸽的飞声”,何等“静”; “数……一丝一丝的阳光”、“静对……牵牛花的蓝朵”,则不但“清”、“静”,而且“悲凉”了。 “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这是境的宁静“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以动写静 “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这是心的宁静。 “一椽破屋”、“破壁腰”境的悲凉。两个“破”字会让学生很自然地得出“悲凉”寂寞、忧郁的感情基调。 作者把牵牛花从好到差排队:蓝、白--紫黑--粉红;写花底的秋草,用“几根”、“疏疏落落”、“尖细”来修饰,这也显出作者低沉、苦闷的思想感情。 (2)命图画名:如何我们给这个场景、画面定个名字的话,可以怎么起名。 4、下面请同学们自读4-11段,圈点勾画法赏析语句,小组讨论,共同分析。 秋槐落蕊(4段): 清、静--“满地”作“铺”的补语,说明落蕊之多, “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两个相同的否定句,表明无声无臭,“静”到极点,“清”到极点; “踏”“柔软”除了体现环境之静,更体现了心境之"静"。 扫帚的丝纹用“细腻”、“清闲”来修饰,也显得“清”、“静”。 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则抒发了悲秋之感,紧扣了“悲凉”。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这句描写达到出神入化的效果,这是境的宁静,也是心的宁静。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