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9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导语: 一个人,一台机器,改变了一个国家,改变了整个世界,将人类发展推进到一个崭新的工业文明阶段。英国这个大西洋的弹丸岛国,真正成了世界的心脏、世界的发动机,维持了100多年所谓的“大英帝国” 的辉煌,让我们穿越时空,回到200多年前,体会那个伟大时代的伟大。 学习目标 1、掌握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 2、理解工业革命发生的历史必然性。 3、理解两次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 一、席卷全球的工业革命 1、工业革命的概念: 又称产业革命或技术革命,实质是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是由工场手工业阶段到工厂大机器生产的一个飞跃,即是生产领域的一场大变革,也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场革命。 2、回顾初中内容结合教材第一目“蒸汽时代的到来”,讨论完成以下内容 第一次工业革命阶段: (1) 从时间上看:英国 1765———1840 世界 1765———1860s (2)从传播过程看: ①国家角度: 英———法、美———德———俄———日 ②行业角度: 棉纺织业———冶金采矿业———交通运输业———机器制造业(完成标志) ③机器发明角度: 珍妮机———水力纺纱机———水力织布机———瓦特改良蒸汽机 ④从动力角度: 人力———水力———蒸汽动力 (3)从其他重要发明看 1807美国人富尔顿发明汽轮(轮船);1814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火车。 二、探究:为什么是英国人引领了工业革命? 1、为什么不是中国人?(既没条件也无需求) 自然经济占主体、重农抑商、海禁和闭关锁国、重人文轻自然,忽视科技创新、八股取士禁锢思想等 2、为什么不是西班牙、葡萄牙人? 被英国打败,失去殖民霸主地位;封建统治不重视,手工工场不发达;掠夺的金银被挥霍。 3、为什么不是荷兰人、法国人? 均被英国打败,失去殖民霸主地位,法社会矛盾尖锐。 4、为什么不是美国人? 英属殖民地,未获得国家独立。 5、为什么不是俄国人? 农奴制下,国内市场狭小;封建统治,社会矛盾尖锐。 6、英国的优越条件: 材料一:生产总是在扩大,市场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再也无法满足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了。 ———马克思 材料二:1588年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1652———1674三次英荷战争,击败 “海上马车夫”荷兰;1689———1763四次英法战争。最终在18世纪中期成为世界殖民霸主,自诩为“日不落帝国” 。 材料三: 15世纪末以后,随着新航路开辟,对外贸易大大发展,羊毛出口和毛纺织业兴旺发达,羊毛价格不断上涨,养殖业成为获利丰厚的事业。于是在工商业发达的英国东南部农村地主开始圈占土地,此后一些贵族也加入圈地行列。许多小农的土地被圈占,农民不得不远走他乡到处流浪。 1687年,牛顿出版了力学经典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建立起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的第一次大飞跃,为机械发明准备了知识。 早在1624年,英国议会就通过专利法,当时称“垄断法”。法案规定,第一发明人对其新发明拥有正当的财产权利。 英国手工工场在18世纪普遍地扩大起来,技术分工更加精细,把工具改良成为许多只适合专门动作的工具,因而提供了把这些工具联结在一起成为机器的可能性。 总结:工业革命为何首发英国? 1、制度先进,社会稳定(前提) 2、资本最雄厚 3、市场最广阔 4、有丰富的自由劳动力 5、知识和技术优势(牛顿力学体系和工场手工业发达) 6、国家政策优势(专利保护) 7、资源优势(煤铁丰富,殖民地的原料) 英国具有其他国家的一切优势,而避免了他们的缺陷,工业革命的王冠非英莫属。 三、工业革命从哪些方面改变了世界? 1、生产力变化: 推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2、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 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成为两大对立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