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602292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共32张PPT)

日期:2024-04-29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6次 大小:404813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人教,北方,PPT,32张,交融,民族
  • cover
(课件网)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请同学们带着下面的问题,快速阅读课本86-89页,并在书上标记下来。 自主学习 1、淝水之战的背景、双方、特点、结果、影响? 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措施、意义? 3、魏晋以来民族关系趋势是什么? 4、北方民族大交融的意义? 一 观察和思考 淝水之战 战役时间 战役的双方 战役的特点 战役中的成语故事 已学过的类似战役 前秦PK东晋 以少胜多 投鞭断流、 草木皆兵 风声鹤唳 牧野之战 城濮之战、巨鹿之战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淝水之战 383年 淝水之战以后,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 消除了前秦对江南地区的战争威胁,使江南的社会环境更加安定。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影响 苻坚拥有八十多万兵力,却不能统一江南,这究竟是为什么? 从前秦方面看,前秦军队的民族成分复杂,其他民族不满于前秦的统治,希望秦军失败,以摆脱氐族贵族的控制,秦军中的汉人更是希望东晋军队能够打胜仗。此外,前秦军队指挥不当,战线过长也是失败的原因。 从东晋方面看,广大将士在保卫江南、恢复中原思想的激励下,士气高昂;将领足智多谋,指挥得当。 民族矛盾严重,军心离散。 苻坚骄傲轻敌,指挥失误。 长途跋涉 将相意见一致,坚决抵抗、士气高昂。 将领智足多谋,指挥得当。 以逸待劳 前秦失败的启示 团结与否定输赢 民族和谐天下安 谋定后动功业定 二 观察和思考 北魏孝文帝改革 1.北魏政权的建立 四世纪后期(386年),鲜卑族的一支建立北魏。 (都城:平城(山西大同) 2.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北魏统一北方,黄河流域各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一起,日常的接触和频繁的交往,在生产技术和生活习俗方面相互影响,民族融合已成为趋势。 洛阳 平城 北魏孝文帝为什么要迁都呢? 1.迁都 孝文帝 迁都洛阳 原因 影响 平城气候干旱,出产的粮食不能满足都城众多人口的需要 平城位置偏北不利于对中原地区的统治,也不利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洛阳获得发展和繁荣 为进一步实行改革创造了条件 2.迁都之后的改革: 说汉语 穿汉服 改汉姓 通汉婚 用汉制 学汉礼 背景 内容 影响:促进了北方大融合,有利于北方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北魏的势力。 ①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②黄河流域民族融合成为趋势。 ①迁都洛阳 北魏孝文帝改革 ②汉化措施 说汉语 穿汉服 改汉姓 通汉婚 用汉制 学汉礼 三 观察和思考 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敕 勒 川   阴 山 下 天 似 穹 庐 笼 盖 四 野 天 苍 苍 野 茫 茫 风 吹 草 低 见 牛 羊 《敕勒歌》 意义 淝水之战 孝文帝改革 汉化措施 促进民 族交融 迁都洛阳 前秦衰败 北魏统一 本课小结 今天鲜卑族不再作为一个单一民族存在,请分别站在中华民族大家庭立场上和鲜卑族立场上对北魏孝文帝作简要评价。 站在中华民族大家庭立场上:孝文帝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少数民族改革家。他的改革措施,促进了民族大融合,推动了社会进步。 站在鲜卑族拓跋部立场上:他的这些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使鲜卑族丧失了勇武之气,导致了北魏的衰落和鲜卑族的消亡。 想一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