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6604428

四年级科学上册8推和拉教案冀教版

日期:2025-09-24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7次 大小:2662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教版
  • cover
推和拉 教学目标: 1.能预测物体受到推和拉时会发生什么变化;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实验体验、探究出力有大小和方向,推和拉都是力。能够按照制作方法说明制作纸蝙蝠。 2.愿意与同学合作共同完成活动任务。能够找出生活中的推和拉的现象。 3.能够举例说明物体受到推和拉之后发生的变化;能够分析出推和拉各是一种力,推和拉的用力方向和结果是不同的。 材料准备: 每组一套材料:60克的卡纸一张、彩笔、剪刀、纸团、木块、粉笔等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实验体验、探究出力有大小和方向,推和拉都是力。 课时安排: 用1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 通过引入,帮助学生理解推和拉会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知道推和拉都是力。约用8分钟。 实施过程: 先由教师举例说明什么是推和拉,引入新课,接着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插图,看一看图中的人做什么,判断哪些活动用推,哪些活动用拉。想一想物体受到推或拉后会发生什么变化。在观察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进行讨论,最后引导学生自己得出“推或拉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推和拉都是力”的结论。 一、感受推和拉 活动目标: 1.能与同学使用身体的运动感受推和拉是两种不同的力。 2.愿意参加推和拉的活动。 3.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用实验体验、探究出力有大小和方向,推和产都是力。 4.能举出生活中更多推和拉的例子。 实施过程: 1.活动在室内进行,用15分钟。先帮助学生了解活动的内容、方法和过程。指导学生结合课文思考:他们分别做什么活动?每个活动应该怎样做?活动中应该注意什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明确活动规则: (1)教学设计3人一组,两人活动,另一人为裁判,交替进行。 (2)教学设计活动前,要做好准备工作,推手掌双方要站在相距100厘米的位置,手掌放在中间位置;拉手臂双方逆向侧面站好,手掌相握。在准备过程中,不允许用力推或拉对方。 (3)教学设计裁判员下达命令后,双方用力推或拉,力争战胜对方。 2.分组活动。活动中要按规则进行,注意不要大声喧哗,影响他人。 3.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引导学生讨论在游戏中手臂有什么感受?要战胜对方应该怎样做?生活中还有哪些推和拉的例子?比一比谁举出的例子多。 二、纸蝙蝠 活动目标: 1.能照图制作纸蝙蝠。 2.能够让纸蝙蝠动起来,从中体会推和拉的作用。 3.能描述制作纸蝙蝠的主要过程。 实施过程: 课前布置学生准备制作纸蝙蝠的材料。活动时间约15分钟。 1.教师演示预先做好的纸蝙蝠,组织学生结合教材插图讨论如何制作纸蝙蝠,在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制作的步骤和方法。 (1)教学设计将一张正方形的纸对折成一个三角形。 (2)教学设计将这个三角形再对折成小三角形。 (3)教学设计在有四层纸的一边剪一个三角形的口子。 (4)教学设计向前拉动它的两只“耳朵”,并在下面画出“眼睛”。 (5)教学设计将每一侧的三角翅膀向下折。 2.指导学生按步骤认真细致地进行制作。成品完成后,提示学生装饰自己的纸蝙蝠,可用彩笔给自己的纸蝙蝠绘制出漂亮的图案。制作完成后,让学生一只手捏住纸蝙蝠的身体,另一只手推或拉它的翅膀,观察有什么现象,分析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体会大小和方向不同的力所带来的不同结果,并用图或文字把观察的现象记录下来。 3.组织学生分组展示自己的纸蝙蝠,并把推或拉观察到的现象与同学交流 三、看谁得的分数多 活动目标: 1.能在游戏中体会力有大小和方向。 2.愿意与其他同学一起进行投沙包比赛。 3.加深对快与慢相对性和理解。 实施过程: 建议课下分组进行,每组4人,活动时间为20分钟。 1.活动准备 (1)教学设计说明活动规则。 ①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将轻重、形状相同或相近的物体投进某一个自选的圆圈内,根据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