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样让小球动起来》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老师: 大家上午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怎样让小球动起来》。我将从以下几点来说课。 一、说教材 《怎样让小球动起来》是冀教版科学教材,四年级上册第11课内容,是《力与运动》单元中的第三课,它与前两课《推和拉》、《常见的力》前后呼应,是知识的延伸,也是下一课《让运动的物体停下来》的引子,在内容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力的学习是本学期的重点,本课在学生认识了各种力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力与运动的关系,意识到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既在力的作用下物体可以由静止变为运动。 二、说学生 通过《推和拉》的学习,学生已认识到推和拉两种力的方向和产生的结果是不同的,进而,学生又认识了生活中常见的各种力,并能正确判断常见的力,科学说出不同力的名称。这为研究力与运动的关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说教学目标 《科学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应把科学课程的目标真正落实到每一节课,我结合三维目标的同时应更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注重科学情感的培养,把探究有效地开展及深化。为此,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一)探究目标 1、能设想出多种让小球动起来的方案及改变小球运动的办法。 2、能用实验证实自己的方案是否正确。 3、能体验到力可以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二)知识目标 1、能说出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可以由静止转为运动。 2、辨别出物体的运动主要是哪种力作用的结果。 (三)情感目标 1、愿意动脑筋想出使物体运动起来的多种方法。 2、能与其他小组交流假设和实验方法,并找出最好的办法。 教学重难点:能合作设计更多的使小球动起来的方案。能找出物体运动是哪种力作用的结果。 四、说教法学法 整节课我力求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采用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也是一种科学学习的方式。本课采用的学法包括以实验探究法为主,有学生实验,演示实验,以便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 在体现新理念的基础上共设计了四个环节分别是:一、提出研究内容→二、猜想实验方法→三、体验实验过程→四、联系生活实际 (一)、提出研究内容 引导学生回忆前面探究过的各种力,如:风力、磁力、引力、扭力等,为本节课让学生感受力与运动的关系做好准备。从学生平时喜爱的小球引出课题,“怎样让小球动起来”(板书),说说自己是怎样玩的,为探究活动作铺垫。引出课题。 (二)、猜想实验方法 说一说你有什么办法让小球动起来吗?鼓励学生大胆猜想,看哪个小组的方法最多,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的思维得到预热,为进一步实验探究做准备。学生把预想方案用图或简单的文字记录下来。 (三)、体验实验过程 我放手让学生亲历探究的过程,自主地、充分地开展探究活动。学生可以从预想方案中选择一个或几个来研究,验证自己的想法能否实现。要求学生在实验时观察小球的运动方向,关注小球运动的全过程,把小球的运动的情况和使用的力记录下来。四年级的学生,实验的目的性还不强,填写实验报告单能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实验。在学生分组实验时,我积极参与其中,关注他们的探究过程,并适时地给予帮助和引导,力求成为学生探究活动的合作者和引路人。 学生实验之后,我请各组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实验记录,并配合语言、动作进行说明,为学生提供了大胆表达和互相交流、学习的空间。 科学课程的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因此评价就不能仅在学习过程结束后再进行,而必须伴随于教学过程之中。在实验过程中我引导学生组内自评,小组互评,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评价能力和表达能力,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四)、联系生活实际 实验结束后,请学生说说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