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冀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 《让瘪乒乓球鼓起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让瘪乒乓球鼓起来》是冀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有趣的变化》单元的起始课。本课围绕物体的热胀冷缩设计了三个活动,分别探究液体、固体和气体受热、受冷后体积会发生的变化,通过实验得出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并用这一原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从中感受到科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今天讲的是第一课时,主要研究的是液体和固体的热胀冷缩。 本课主要通过观察液体、固体受冷受热时体积的变化,引导学生总结出共性特点,帮助学生构建液体、固体具有热胀冷缩性质的概念。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概念的建立过程,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能。并通过解释生活现象、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和好奇心。 学情分析: 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所以本堂课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因为“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有趣的实验活动是科学教师引领学生探究的最有效的武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实验知道液体、固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3、?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欲望,使学生敢于提出问题,乐于合作交流,并感受科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了解液体、固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学难点: 选择合适的材料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 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 教具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液体、固体热胀冷缩的实验装置。(锥形瓶、玻璃管、胶塞、烧杯、红墨水、酱油、果汁、小铁球、铁环、酒精灯、火柴、回收槽)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预设 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 液体受热、受冷研究 猜想 选择实验材料 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4、动手实验验证 汇报 6、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7、解决问题 二、固体的受热受冷研究 1、设计实验 规范实验步骤 动手实验验证 4、汇报交流 4、解决问题 课外知识补充 老师寄语 生1:××,今天我去超市有一个大发现:瓶装饮料都没装满!你说这厂家是不是太抠门了? 生2:××你别着急,这里面可是有科学道理的。有了这节课的学习,你就会明白的。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有趣的现象。 生1:真的吗?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播放) 生2:谁来说一说,你看到了哪些有趣的现象? (1、水开了,流出来了。 --我告诉大家,水还没开,就从水壶里流出来了。) 生2:你还看到了哪些有趣的现象? 瘪乒乓球在开水中鼓起来了 冬天的电线绷得紧,夏天的电线比较松。) 生1:大家看到了这么多有趣的现象,你能根据这些现象提出自己想要研究的问题吗? 生2:××,你看大家提出的问题可真不少。有水还没烧开,为什么就从壶中流出来了?有瘪乒乓球为什么在热水中会鼓起来?还有为什么冬天电线绷得紧,而夏天却比较松?这么多的问题我们研究哪个呢? 生1:这还不简单,我们就从第一个问题开始一个一个的研究,大家说行不行?(播放) 生2:水壶里的水为什么还没开就流出来了呢?请大家大胆的猜一猜。把你的猜想跟同桌说一说。 生1:好了,坐端正。谁先来说说你的猜想。 (你知道的真不少!能给大家详细的讲讲水是怎么热胀冷缩的吗?) (2、水太满了 如果装满水不加热,它会流出来吗? 看来和加热有关系。) 生2:我们的猜想能成立吗?接下来请老师指导我们做实验吧。 师:刚才大家猜想水受热后体积胀大,顺着这个思路接着往下想,受冷后体积会怎样? 生:受冷后体积缩小。(板书) 师:再接着往下想:是不是所有的液体都像水一样受热体积胀大,受冷体积收缩呢? 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