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37张PPT。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唐?杜牧 长安回望秀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这首诗是《过华清宫绝句》中的第一首。华清宫故址在现在陕西省 临潼县的骊山上,唐玄宗李隆基和妃子杨玉环常来游乐。史载杨贵妃爱 吃鲜荔枝,李隆基每年都命令从南方飞马运送到长安,劳民伤财。这首 诗的第一二句写诗人在长安回头望见骊山一片锦绣,想到骊山华清宫的 盛时,在清晨千门陆续打开了。第三四句写杨贵妃在骊山上见一骑飞来, 知道荔枝送到,满心欢喜,而无人知道如此奔忙的驿马原来是送荔枝来 的(还以为有什么军国大事呢)。其中有吊古和讽刺的意味。一骑红尘, 形容运送荔枝快马如飞,尘土飞扬。骑,指驿使和他骑的马。《过华清宫绝句》杜 牧返回上一页南州六月荔枝丹 --贾祖璋 贾祖璋,浙江海宁人,生于1901年, 著名生物科普作家。自1921年起,60多 年中他创作了许多科普作品。据不完全 统计,他创作、编著、翻译了20多种科 学知识读物。他最擅长写生物小品,是 我国老一辈科普作家中劳绩卓著的一位。科学专著有《鸟类研 究》(我国第一部鸟类学著作)、《普通鸟类》等。收入中学课本的有《花儿为什么这样 红》、《南州六月荔枝丹》(均选自《生物学萃》)。作者介绍 南州六月荔枝丹南州六月荔枝丹 万颗累累 簇更团 绛雪艳浮红锦烂 玉壶光莹水晶寒 高名已许传新曲 芳味曾经荐大官 乌府日长霜暑静 几株斜覆石阑干题解南州六月荔枝丹解题:? ??? “南州六月荔枝丹”是明朝陈辉《荔枝》诗中的句子。用古诗命题蕴藉含蓄,引人入胜。此题内涵丰富: 产地南州,泛指我国南部地区;成熟的季节六月(公历七月);鲜果的色彩丹,绚丽如丹。突出了荔枝生态的主要特点产地、成熟期、颜色。充满诗情画意,而且引古诗为题,也与全篇广泛引证的风格统一起来。? ???本文属科学小品文(说明文),作者怎样介绍荔枝的? 快速阅读全文,理清课文结构。荔枝的形态结构(1—10)荔枝的生产情况(11—14)外部形态(2—5) 外壳构造⑵ : 先照应前段文中白居易所说的“壳如红缯”,纠正其认识上的错误。接着用准确、形象的语言对荔枝的外壳进行说明。 外壳颜色⑶ 介绍荔枝果实的颜色。这段主要引用古代诗句,说明荔枝颜色以红为主,非常美丽。其中 “南州六月荔枝丹”点明了文题。 荔枝形状⑷ 内部构造(6—10) 膜似紫绡,肉如白脂,甘似醴酪,香气清远,“剥之凝如水晶,食之消如绛雪”。(第6、7段)荔 枝荔枝的贮藏⑻荔枝的果核⑼荔枝的花⑽ 荔枝的生产情况(11—14)介绍荔枝的产地(南州)和栽培史(可上溯到汉高祖以前)介绍我国的荔枝谱(13种)介绍荔枝的移植历史,说明荔枝北移不易。提出大力发展荔枝生产的建议和期望。11段12段14段13段课 文 结 构 分 析 图 荔枝的形态结构(1—10)荔枝的生产情况(11—14)外部形态(2—5)内部构造(6—10)外壳构造⑵外壳颜色⑶荔枝形状⑷大小重量⑸荔枝薄膜⑹荔枝果肉⑺荔枝贮藏⑻荔枝果核⑼荔枝的花⑽荔枝产地和栽培史 ⑾古代的荔枝书谱⑿ 荔枝的生长北限⒀荔枝生产的发展⒁ 主 ——— 次外(表)———内(里)古 ——— 今写作特点: 说明中综合运用叙述、描写、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 本文以说明为主,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使说明的内容更丰富多彩,语言表述更生动活泼,同时又保持了所介绍知识的准确性、科学性,值得学习、体会。 说明方法:常见说明方法有以下七种,本文主要用了那几种说明方法,请结合实例分析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分类别下定义引用:“一些稀奇的品种,如……‘龙牙’,……‘珍珠’。”:“优良的荔枝,种子发育不全,有似丁香。”:荔枝大小,通常是直径三四厘米。:荔枝稀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