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6653097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共38张PPT)

日期:2025-05-17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2次 大小:161444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人教,初期,PPT,38张,外交,新中国
  • cover
课件38张PPT。50年代开拓外交新局面70年代外交重大发展新时期外交政策调整单元结构新中国外交 (基础) (突破)(调整)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第23课(1949—1955)一、新中国初期外交的背景国内环境国际环境新中国建国初期面临的国内环境: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1915年签订“二十一条”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蒋介石国民政府外交政策 一位外国人说:“中国已经达到了一个国家地位非常低落的阶段。” ———《周恩来传》昨日的思考 你能用一两个词概括旧中国的外交历史吗?屈辱 新中国建国初期面临的国内环境:政治上:中国近代的屈辱外交经济上:建国初期,面对我国十分落后的工业,毛泽东感慨的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经济落后新中国建国初期面临的国际环境国 美苏联资本主义社会 主义对立1949年10月3日,杜鲁门指示国务院:“我们不要那么匆匆忙忙承认这个政府,我们在承认苏联的共产党政权之前曾等待了12年。”艾奇逊:正是在对华经济关系领域中,美国具有对付中共政权的最有效的武器。美国对中国的敌视和封锁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新中国建国初期面临的国际环境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的。 ———周恩来请回答:新中国的外交方针是什么?我们要用自己的脑袋思考, 用自己的腿走路。 ———周恩来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基本外交方针:1.“另起炉灶”2.“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3.“一边倒”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一边倒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另起炉灶 先清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一切特权,再与西方国家建交。 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不承认旧的屈辱外交关系,在平等基础上重新建立外交关系。 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奠定了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外交关系的基础。在国际交往中不致孤立 使我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合作探究①中国当时为什么要采取“一边倒”?而不走“中间路线”?②既要“独立自主”又“一边倒”岂不矛盾? “一边倒”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因为当时两大阵营对峙,美国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中,而苏联则对中国给予了大力支持和援助;实行“一边倒”可以壮大社会主义阵营,打破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孤立、封锁,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 “一边倒”以“独立自主”为前提,绝不是盲目地顺从苏联,二者并不矛盾。三、开拓外交新局面 ———50年代外交成就1. 同苏联等国建交(49—50)   1949年12月,毛泽东主席访问苏联。图为抵达莫斯科车站时的情景。这是新中国最高领导人的首次出访。 1950年2月,中国和苏联两国《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毛泽东和斯大林出席签字仪式。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国政府在条约上签字。这是新中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条约。《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第一条规定: “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 第四条规定: “对有关中苏两国共同利益的一切重大国际问题,均将进行彼此协商”。 1949年10月2日,中苏建交,苏联是第一个承认并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图为当年10月16日苏联首任驻华大使罗申向毛泽东主席递交国书后合影。 1950年2月,中国和苏联两国政府在莫斯科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毛泽东和斯大林出席签字仪式,周恩来总理兼外长代表中国政府在条约上签字。这是新中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条约。苏联:1949年10月3日 保加利亚:1949年10月4日 罗马尼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