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656015

统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阅读扩展课件+教案+素材-读懂文章中的现实和想象(共22张PPT)

日期:2024-06-27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40次 大小:148488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统编,文章,PPT,22张,想象,现实
    四年级阅读下 八 读懂文章中的现实和联想 【教学目标】 1.分清文章中的写实和联想。 2.了解文章中联想与现实部分的关系。 3.了解写人、记事、描景、状物的文章中,联想的呈现方式及其作用。 4.增广贤文、成语、歇后语的学习了解。 【教学重点】 1.学生通过阅读掌握文章中现实与联想,熟悉文章中的联想的呈现方式及其作用。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文章中联想与现实的关系。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理念】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可见阅读与写作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只要我们找到两者的结合点,舞好两柄“利剑”,相信就能“双剑合璧,威力剧增。”因此,在课堂上通过竞赛、情境让学生在愉快中学到知识,在快乐中有所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55分钟) 第一关:积累关。(积累的目的是运用) 1.欢迎走进今天的快乐课堂。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同学们给了老师好多的惊喜———爱思考会表达,好多同学都获得了“积累小明星”的称号,那就让我们迫不及待地看看今天5分钟故事王环节,哪位英雄毛遂自荐站上擂台给大家讲一讲《买椟还珠》或《完璧归赵》的故事吧!(课前安排学生练习) (设计意图:把成语设计成讲故事,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成语含义。) 2.巧记成语。 设计意图:教方法,会运用。一、教方法,在这里是教孩子们记得快的方法;二、词语积累的最终目的是运用,要让孩子们会用。 要求: (1)在听完故事后,引导学生试着读一读这些成语,讲讲意思。 注:简单地说说故事(孩子们都知道的),不理解的成语说说意思。并记住一些会运用,如:让学生试着用喜欢的成语说一句话。 (2)巧妙记忆成语。学习要有方法,既然是巧记成语,那么大家在读记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这些成语是有规律的? (出示珍宝成语)看看今天的这些成语,发现了什么?对,每个成语中都含有一样珍宝的名称,或玉,或珠,或璧,或金。这些词语哪个队记得更多呢?(学生比赛记忆) (3)抢答:把成语和正确的意思用横线连接起来。 3.师:听完有趣的成语故事后,马上进入我们的朗诵环节--《增广贤文》 (1)师范读正音。(字正腔圆知读音) (2)学生拍手打节奏读。还可以做动作读。(手舞足蹈读韵律) (3)最后选择喜欢的快速背诵,并会写,会用在句子中。(三读成诵知其意) (设计意图:古典文学的诵读,初步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灿烂辉煌,培养学生速记的能力,并会写,会用在句子中。) 4.歇后语 师:成语大家记得准,记得牢,看来大家还是牛背上翻跟头———有点硬功夫,瞧那个小男生听到老师的表扬,心里就像红糖拌蜜———甜上加甜了!今天又有几个新的歇后语想和大家见面了,读一读,你可以用书上的歇后语说几句话吗? (让学生试着说一说,喜欢哪个说哪个。) (设计意图:词语积累的最终目的是运用) 第二关:方法关(知识关) 1.创设情景: 师:进行完快乐的语言积累之后,我们进入今天的第二关方法关(谁是理解小能手)(设计意图:将知识点的传授通过竞赛的手段完成,在这个选拔的情境里让学生放松心情,激发参与的积极性。) 2.快乐导航塔。 现实:客观存在的事物。(实实在在的事物,看得到听得到) 联想:就是由眼前的事物而想起不在眼前的其它相关的事物。 在记叙内容的同时,加上恰当的联想,不但有利于把事物或人物写得充实、具体,避免干干巴巴、空洞无物,而且可以使中心思想更突出、深刻,使文章更加生动感人。 通过分析例文《美丽的校园》,推出结论———联想是有依据的。 设计问题:松树是什么样子的? 联象要以现实的事物为依据,抓住这个事物的特点,根据它的特点去进行想象。 (2)88页对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