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656059

统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阅读扩展课件+教案+素材-阅读中文章中的引用(共31张PPT)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79次 大小:339250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阅读,统编,PPT,31张,引用,中的
    四年级阅读下 第九课 文章中的“引用”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引用及其作用。 2、文中的引用修辞该从哪几个方面去把握。 3、了解引用分为明引和暗引。 4、阅读中应注意引用的事项。 5、通过成语、古诗、歇后语的积累来加强学习。 【教学重点】: 1、注意引用的形式,引用古诗文分为有局部引用和全篇引用两种形式。 2、阅读中应注意引用的事项。 【教学难点】: 引用中的“反用法”。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理念】 阅读是理解,习作是表达;阅读是积蓄,习作是倾吐;阅读是揣摩别人怎样写,习作是用悟到写法练习写。一手抓阅读,一手抓习作。可以既学读又学写,读写并进,相得益彰。在课堂上通过竞赛、情境让学生在愉快中学到知识,在快乐中有所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55分钟) 一、课前五分故事王 1、师:欢迎走进今天的快乐课堂。首先进行的还是我们的故事王争霸赛,看看唐太宗是怎样虚心听取别人的建议的。(课前安排学生练习) (设计意图:把成语故事设计成讲故事,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下面的时间留给我们的三名代表,听他们是怎样讲故事。(选出学生各队代表,根据情况给各队加分,开始要激发起学生的兴趣与热情) 二、快乐大风车 故事教给我们知识,诵读可以带给我们快乐,现在就开始今天的快乐大风车的内容吧。 1、读记《增广贤文》。学生自读,教师正音,速背。 (设计意图:古典文学的诵读,初步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灿烂辉煌,培养学生速记的能力。) 第一轮:比一比谁读得准 第二轮:比一比谁译的准 第三轮:比一比谁记得又快又准 通过这三轮的学习,帮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当中读熟,记准。 2、 巧记成语。 我们积累了增广贤文,又增长了不少知识,初步感受了中国文化的辉煌,现在再来领略汉文化的另一大特色———成语吧。 今天我们学习关于山水的成语: 跋山涉水 崇山峻岭 游山玩水 稳如泰山 锦绣山河 口若悬河 行云流水 海底捞针 水到渠成 杯水车薪 水滴石穿 天涯海角 巧填“山” ———压顶 稳如——— 寿——— 重于——— ———真面 逼上——— 让生读一读,记一记,比一比,看看谁记得又快又准。 用上其中一个或几个说上一句话。 拓展思路:看谁还能说出其它的关于山水的成语吗? 选代表上台,比比谁默写的又准又快。 (不要忘了竞赛机制吆!看看这些词语哪个队记得更多呢?加星星) 3、歇后语 歇后语是中国汉族劳动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而且有故事产生的歇后语更是意义非凡,入木三分。比如《三国演义》中的“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等等。这是名著故事延伸出的歇后语。还有其他形式的,比如:挂着腊肉吃斋———难熬 墙头上睡觉———翻不了身 (让学生试着说说) (设计意图:积累歇后语为说话和写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阅读知识关 快乐积累之后,马上进入我们的阅读冲关,今天仍有大奖等你拿,根据我们所学的内容,老师设了两个板块:第一板块--知识库,我们一起来了解引用的形式、分类及注意事项;第二板块--训练场,根据所学的知识来分析文章;同学们,加油! (设计意图:将知识点的传授通过竞赛的手段完成,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放松心情,激发参与的积极性。) 1、知识库(传授主要内容) (1)什么是引用? 引用就是说话或写文章引取其他有关言论、材料或者文献、史料典籍、格言、成语、诗句、格言、警句、故事、寓言、歌谣、俚语等,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说明自己对新问题、新道理的见解,这种修辞手法就叫做引用。 (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