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6659223

人民版必修一 3.3 新民主主义革命 课件 57PPT

日期:2024-11-2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8次 大小:1269913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人民,必修,新民主主义革命,课件,57PPT
  • cover
(课件网) ③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激化了社会矛盾 。 ④十月革命为中国人民指出解放道路。 五四运动 1919年 (1)背景: ①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②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导火线: 废除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一切特权 取消“二十一条” 收回日本在大战时夺去的德国在山东的特权 外争国权 内惩国贼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废除二十一条 1919年 5月4日起 北京 学生 游行、罢课 6月5日起 上海 工人阶级 三罢斗争 (2)经过 取得初步胜利:释放 罢免 拒签 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成为运动的主力 时间 中心 主力 斗争形式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结果 北洋政府被迫于6月28日释放被捕学生 “大会的决定有辱中国,本代表拒绝签署!”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 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五四精神 爱国 进步 民主 科学 材料: 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 厉。 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 ———《上海学联告同胞书》1919年6月12日 这个材料说明什么问题? 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虽然起了先锋作用,但如果没有中国工人阶级参加,并发挥主力军的作用,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就不能使北洋军阀政府在人民面前低头。 (3)性质: (4)影响: 广大人民直接参与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爱国革命运动 ①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②工人阶级开始登上中国政治舞台。 ③推动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社会广泛流传。 ④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奠定了基础。 意义 1、性质: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2、影响: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如何理解“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历史条件: ①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阶级基础。 ②五四后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并逐步与工人运动相结合--思想基础。 ③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组织基础。 ④外部:十月革命的胜利和共产国际的帮助。 李大钊 陈独秀 出席代表共13人:上海小组的李达、李汉俊,武汉小组的董必武、陈潭秋,长沙小组的毛泽东、何叔衡,济南小组的王尽美、邓恩铭,北京小组的张国焘、刘仁静,广州小组的陈公博,旅日小组 的周佛海。参加会议的还有武汉小组的包惠僧(他是在广州与陈独秀商谈工作期间,受陈个人委派参加会议的)。 对党的创立作出了重要贡献的李大钊、陈独秀因各在北京和广州,工作脱不开身,而没有出席大会。 共产国际派马林(荷兰人)和赤色职工国际代表尼克尔斯基(俄国人)出席了会议 。 “中共一大” 时间: 地点: 1921年7月23日 上海 嘉兴南湖 内容 “中共二大” 时间地点: 1922年7月 上海 内容: 中共一大内容: ①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 党的最高纲领: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②中心任务: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评价:1.适应……,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2.党的纲领没有从国情出发,没有认清社会性质、革命任务。 中共二大内容: ①最低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统治,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②最高纲领:实现共产主义。 评价: 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吴佩孚 孙传芳 张作霖 国民大革命(1924—1927) 1922年共产国际代表马林 1922年8月25日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在上海与孙中山会谈,商谈国民党联合苏俄和同中国共产党合作等问题。马林告诉孙中山,共产国际已经决定中国共产党人加入国民党;并向孙中山提出了改组国民党的建议,孙中山接受了这个建议。 (1)背景(原因): 1.第一次工人运动挫折的教训。 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