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粤剧》教学设计 课题 《粤剧》 课型或模块 综合 欣赏课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感受粤剧的韵味,体验蕴涵于戏曲艺术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引发学生对粤剧这一岭南传统艺术文化的共鸣,提高学生欣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视听欣赏、对比、探究,参与体验粤剧,有鉴别地学习、感受粤剧独特韵味的过程。 3、知识与技能目标 感受粤剧念白,分析诗白、锣鼓白以及数白榄的特点,并尝试配以锣鼓进行表演。 教学重点 初步学习如何欣赏粤剧,感受粤剧的艺术魅力。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聆听—思考—参与—模仿,并尝试配以锣鼓演绎念白片段。 教学内容分析 粤剧被誉为“南国红豆”, 又称大戏或者广东大戏,源自南戏,自明朝嘉靖年间开始在广东、广西出现,是揉合唱做念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等等的表演艺术。粤剧使用六柱制的行当制度。六柱制包括文武生、小生、正印花旦、二帮花旦、武生、丑。它并不是指粤剧只有六种行当类型,而是指戏班中的六个主要演员,这种制度既体现演员在戏班中的地位,也要求演员突破自己的行当限制,去演其它行当。粤剧的念白使用与演唱一致的音调,即大花脸使用大喉:粗犷,显示出咄咄逼人的气势,生角使用平喉:真嗓,自然发声,像平时说话一样,旦角则使用子喉:假嗓,清娇婉转。粤剧的念白种类较多,其中念白形式数白榄,掌板利用卜魚打出板。多为三字句、五字句或七字句。句数不限,可无限延伸。单数句可不押韵,双數句必須押韵,最后一句亦必須押韵。诗白同律诗、绝句的是有“血缘关系”的,可以照搬绝诗来念。具有写景抒情、定场、自报家门、介绍剧情等作用。锣鼓白则是自由,不用押韵也没有上下句,特色是句与句之间有锣鼓音乐作分隔。 教学策略 ⑴主动参与教学策略 ⑵“探究———发现”教学策略 ⑶合作学习教学策略 ⑷联系生活教学策略 教具学具媒体准备 电脑及多媒体设备、图片,粤剧锣鼓 教 学 过 程 教学程序 教师教的活动 学生学的活动 教具、学具以及媒体运用 教与学的评价手段运用 教学环节设计意图 导入阶段 2 戏曲的概述 提问:在广东以及港澳一带流行的是哪一种地方戏曲? 导入课题。 观看视频,思考 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视频播器 2描述性 评价 教师引导学生直观地回顾、梳理戏曲知识。 表演形式 1设问:思考粤剧演员需要具备哪些基本功? 2设问:他们进行哪些表演的学习? 3介绍唱、念、做、打 4播放视频《武松大闹狮子楼》,引出念白。 1观看视频 2思考回答老师的问题。 3学习四种表演形式的特点 4观察主要运用了那些基本功 视频 播放 1组织讨论,描述性评价 2 模仿,鼓励性评价。 1教师通过设问引导学生欣赏—思考—回答问题,让学生了解粤剧的表演形式。 2直观的视听欣赏,引发共鸣。把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作为教师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的手段。 重点学习阶段 20 念白体系 1 介绍念白种类及作用 2介绍诗白、数白榄以及锣鼓白。 3教师演绎三种念白形式。 提问;请分析以上片段分别属于哪一种念白种类。 教师点评 4参与体验 (1)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念白形式进行体验。 (2)教师介绍实践要求: 诗白:使用平喉与子喉并配合锣鼓节奏演绎《帝女花之香夭》片段。 锣鼓白;使用平喉并能配合 数白榄:配合锣鼓节奏演绎《斩经堂》白榄片段。 1了解念白的种类作用。 2阅读诗白、锣鼓白以及数白榄的特点。 3欣赏老师的范唱,分析三个念白片段,选择正确的念白种类。 4自主学习其中一种念白形式,使用平喉、或子喉的方法,配合锣鼓节奏演绎。 视频播放器 粤剧锣鼓 1 描述性评价 2学生自评、互评 3鼓励性评价 1通过实践,让学生自主学习,感受粤剧与其它戏曲一样是与方言紧密结合的。从体裁结构、锣鼓点两方面归纳三种念白各自的特点。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