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单元 《梨园奇葩———粤剧》 教学目的: 1、能对粤剧产生兴趣,愿意进一步关注与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2、了解粤剧的特点、行当、唱腔、表现形式、伴奏乐器、代表人物、代表曲目等知识。 教学重点: 能对粤剧产生兴趣,愿意进一步关注与学习。 教学难点: 对唱腔的理解。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1、 导入 1、 欣赏视频———粤剧《剑网》。 2、 说说你熟悉的戏曲!———学生讨论发言。 3、 请辨别———戏曲联唱,思考讨论后回答,教师补充。 4、 引出课题———《粤剧》 2、 《粤剧》 1、特征 音乐流畅自然,唱腔通俗易懂 2、粤剧的形成 ①皮黄腔(片段听取):a.西皮腔高亢、欢快、活泼、明亮; b.二黄腔低沉、缓慢、端庄、深沉。 ②广东民歌:(片段听取):a.坦洲咸水歌 b.客家山歌 c.艺术加工后的儿歌 ③广东民间乐曲(片段听取):a.武场打击类《金蛇狂舞》; b.文场弦乐类《雨打芭蕉》。 3、粤剧的行当(图片展示) 旦、净、生、丑 4、粤剧的表现形式(短视频欣赏) 唱念做打 5、 粤剧的伴奏乐器(图片展示) 高胡、二夹弦、笛、箫、椰胡、提琴及打击乐器 6、 粤剧的三种演唱方法(音频片段听取) 大喉:也叫霸喉,多用高音区 唢呐一样真假声结合 平喉:腔调多用中音区 真声,就像二胡 子喉:女角专用腔 假声唱,高胡一样 3、 粤剧的代表人物———红线女 红线女(1924年12月27日-2013年12月8日),女,原名邝健廉,广东开平人,生于广州西关。是著名粤剧艺术家,人称“女姐”。代表曲《荔枝颂》、《珠江礼赞》、《昭君出塞》被视为粤剧唱腔的经典,并开创了独树一帜的红腔,被周恩来称为“南国红豆”。 4、 粤剧欣赏《昭君出塞》 昭君出塞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真实故事。王昭君是西汉元帝时的一个宫女。出塞远嫁至漠北的匈奴,成为匈奴单于的阏氏。因为她为巩固发展汉与匈奴之间团结友好的关系作出了贡献,所以名垂史册,留芳千古。 《昭君出塞》选段是昭君远嫁匈奴,在汉边界快要进入匈奴地区时,对祖国故乡与亲人依依不舍的一段悲伤的唱段。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