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 1.古代幻想阶段 宇宙探测的发展 2.开创新时代--原苏联1957年10月发射卫星 3.20世纪60年代开始进入太空时代 开创了 ★从太空观测、研究地球和整个宇宙的新时代 各种科学卫星和空间探测器相继发射上天 发现了 ★地球大气层外还有磁层 ★宇宙中存在着大量的X射线、γ射线 测量了 ★许多行星表面的物理特性和化学成分 航天器从无人到有人的发展 1961年,原苏联宇航员加加林开始了人类史上第一次宇宙飞行 1969年,美国发射阿波罗号飞船,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 1981年,世界第一架航天飞机———美国“哥伦比亚号”试航成功 从1957年到1981年的24年中: 人类对宇宙空间的认识已经从 空间探索阶段, 逐步进入到了 空间开发利用的新阶段 符合什么条件才会成为发射场呢? 地形平坦,地面开阔。 天气晴朗,晴天多。 人口稀少。 为什么要让空间站旋转? 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采集月岩月土行走了两个多小时,说明人在失重环境下可以生命。但这样的生活对人来说,很不习惯。在月球上走路,要像袋鼠那样一跳一跳的才好走。这有多别扭啊! 在太空飞行的空间站也有失重现象,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降伏它呢? 有,这就是制造人工重力———让空间站旋转起来。如果你拉住钥匙链的一端,把钥匙抡圆,让钥匙绕你手转起来,链子便会抻直,你的手也会感觉到被一股力牵着,这个力就是离心力,钥匙旋转的速度越大,牵你手的力越大。 空间站旋转产生的人工重力和这一样道理。掌握好速度,便可以得到同地球上一样的重力,人们就像生活在地球上一样习惯那里的生活了。 ? 卫星返回技术 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前苏联掌握卫星发射技术以后,开始探索卫星返回技术。1960年8月,美国“发现者”号卫星的返回舱从轨道上返回地面,这是人造卫星首次回收成功。同年同月,前苏联发射载有两只小狗的“伴侣”5号生物卫星,在绕地球飞行18圈后同样成功地返回地面。 卫星返回过程,大体必须经历四个阶段:第一、卫星脱离运行轨道进行制运飞行,这要求制动火箭准确点火,这要求制去火箭准确点火,使返回舱保持规定的状态。第二、卫星在大气层外自由下降,在100千米左右的高度开始进入大气层,精确控制下降起始点的位置、高度、速度和方向。第三、卫星返回舱进入大气层急剧减速,同空气剧烈磨擦产生极高的热量,返回舱表面的最高温度可升高到1000度以上,因此要避免由于产生高温而烧毁。第四、卫星返回舱下降到15千米以下高度,用降落伞减速,在海上或陆地安全降落。以上过程要求卫星安全返回地面必须具有尖端的技术,卫星上必须装有测控系统、姿态控制系统、制动发动机、回收系统和返回防热系统。 中国在卫星返回技术领域已经进入世界先进行列。1975年11月26日,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卫星于29日按预定计划返回地面。 中国向宇宙空间进军大事记 中国主要航天器介绍 时间 1956年 把开发火箭技术纳入国家12年科学发展远景规划 1960年 成功发射第一枚探空火箭和自制的运载载火箭 1965年 制定了研究和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空间计划 1970年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成为 世界上第五个有能力用自制的运载火箭,发射本 国自行研制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1975年 第一颗返回型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成为世界 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1984年 试验通迅卫星“东方红”2号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 是世界上第五个能发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国家 1985年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投入市场,先后为一些国家发 射了卫星 1999年 第一艘载人航天试验飞船“神舟”号发射升空 模拟神州五号飞行实录 开发宇宙 ★空间资源--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