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681794

北师大小学数学二上《7.2分苹果》教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1次 大小:2867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北师大,小学,数学,7.2分苹果,教案
  • cover
7.2分苹果 一、教学目标 1、?通过亲自动手分实物,学会两种方式进行平均分: (1)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 (2)把一些东西每几个分一份,求分成了几份。 2、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应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二、学情分析 “分一分”在平时的生活中经常遇到,所以学生对之比较熟悉,也积累了一些的生活经验。通过上节课的分桃子,学生理解了“平均分”、“同样多”等含义,在知识上又做好了积累。因此教学时,要放手让学生分一分,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充分感知和体验。 三、新设计 本节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从“分苹果”的情境入手,安排了第二个“分一分”的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等分的含义。在分苹果过程中,两次分的要求是不一样的,进而引导学生体会两种分法的不同,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除法的含义、掌握表内除法计算(包括竖式计算和试商)的基础上,安排有余数的除法。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可以加深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知道什么是余数及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同时又可以巩固表内除法计算,还为以后进一步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打下基础。 四、重点难点 重点:面对数量较少的实物,勇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平均分。 难点:如何用恰当的语言描述自己平均分实物的过程。 五、教学过程 5.1 第一学时 5.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 一、导入(创设情境) 师:看,我们的老朋友笑笑来了,今天是她的生日。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帮笑笑“分苹果” 活动2【讲授】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 活动3【活动】动手操作,探究问题串一 (二)动手操作,探究问题串一 1、出示问题串一 师:出示问题串一 师:笑笑首先让我们这样分。 (12个苹果,平均分到3个盘子里,每盘一样多,可以怎样分?) 师:谁来读? 会做吗?请你利用圆片代替苹果摆一摆,边摆边说。 2、动手操作,独立解答。 (指导学生汇报:我是一个一个分的,12个苹果,平均分到3个盘子,分了4次,每盘分4个。·····) 3、汇报结果(软件) 师:谁来把你的分法在白板上画一画, 边画边把你的分法大声说给同学听。 预设:生1:我是一个一个分的,12个苹果,平均分到3个盘子,我先拿出3个苹果,········,分了4次,每盘分4个。 师:谁的分法和他一样再来用简练的语言说一说。 (指导学生汇报:我是一个一个分的,12个苹果,平均分到3个盘子,分了4次,每盘分4个。·····) 师:还可以怎样分?你再来说一说。 (汇报2个操作的,剩下的座位上口述) 师:还有没有其他的分法呢? 还有三种分法呢,仔细观察,自己说说这又是怎样分的。(出示课件链接) 师:都说完了吗? 同学们很聪明,笑笑很高兴,用这么短的时间就分完了。 (出示白板)小结:12个苹果,平均分到3个盘子里。有这么多分法,我们都得到每盘分4个,说明都是正确的。这是上节课学习的平均分。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通过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平均分,巩固所学的知识。同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白板上画出学生的想法。白板的利用不仅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同时白板的漫游功能更便于在同一个版面展示所有方法。在小结时,可以白板可以实现再现的功能;更好的落实知识上的一步一回头。) 活动4【活动】探究问题串二 (三)探究问题串二 1、出示问题串二 师: 笑笑又拿来12个苹果,他还想每4个装一袋。 (出示问题串2) 12个苹果,每4个装一袋,需要几个袋子呢? 师:怎样分?谁来读读? 2、操作探究 师:看,老师带来了友情提示, 1、用手中的圆片摆一摆或在图上圈一圈,边做边说; 2、再把自己的分法与同桌说一说。 师:自己出生读一读 师:读懂了吗 师:开始吧 (指导学生说做法,12个圆片,每4个一堆,分了3堆,所以要3个袋子。····) 3、汇报 师:都做完了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