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6685139

五上 7.3法郎多尔舞曲 教案

日期:2025-05-04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4次 大小:1097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五上,法郎,多尔,舞曲,教案
  • cover
法朗多尔舞曲 课题 法朗多尔舞曲 课型或模块 欣赏课 年级 五年级 课时 1课时 教学理念 1、以学生为主体、以兴趣为动力。五年级的学生听唱与模仿的学习能力比较强,但管弦乐曲对他们来说还是有些“陌生”。本课教学设计根据学生已有的音乐知识经验和及教材内容的特点,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讨论,引导学生尝试站在作曲家的角度去思考作品的写作意图,让学生知道音乐源自生活,拉近学生与管弦乐曲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欣赏管弦乐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探究状态,加深对音乐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唤起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鼓励学生在音乐活动中通过聆听、探究、演唱、律动、等方式,让学生充分感受、体验音乐的情绪和色彩变化。从多角度、多层面的音乐实践体验中达成教学目标。 2、以音乐为主线,以审美为核心。教学过程中以音乐为主线,引导学生在听、辨、唱、奏等活动中感受乐曲,加强学生对速度、力度、情绪、音色等音乐要素的理解,从而逐步积累感受音乐的经验和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 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通过欣赏管弦乐曲《法朗多尔舞曲》,感受乐曲欢腾热烈的情绪和乐曲表现的节日里村民们狂欢的歌舞场景。通过感受和对比乐曲的音乐要素变化,领悟作者写作意图。通过律动、哼唱乐曲主题旋律及用打击乐为主题旋律伴奏,感知和对比两个主题旋律的情绪及想象两个主题旋律表现出来的音乐形象。 2.艺术表现;通过听、动、奏等音乐实践活动中会用不同的情绪哼唱两个主题旋律。 3.文化理解;通过欣赏和表现《法朗多尔舞曲》,能体验法国民间舞蹈舞曲的音乐风格。 4.创意表达;通过师生合作分析乐曲及作曲家创作意图。 教学重点 通过各种体验和探究的方式让学生感受、理解管弦乐曲《法朗多尔舞曲》记住并有感情地哼唱出作品两个主题旋律 教学难点 能听辨清楚作品的曲式结构 教学内容分析 《法朗多尔舞曲》选自《阿莱城姑娘第二组曲》,由法国作曲家比才创作。法朗多尔是法国普罗旺斯地区最富有特色的一种民间集体舞。这首曲子是小快板,带有欢腾热烈的气氛。开始,由整个乐队奏出进行曲的曲调。该曲调是d小调,气氛庄严富有民歌色彩。乐曲B段转同名大调—D大调,节拍由4/4拍转成了2/4拍。这一段才是活泼欢快的法朗多尔舞曲,它的多次重复,使情绪越来越欢腾。最后,进行曲的雄壮旋律与法朗多尔舞曲轻快的曲调交织在一起,把乐曲情绪推向高潮后结束全曲。 教具学具媒体准备 多媒体 教 学 过 程 教学程序 教师教的活动 学生学的活动 教学环节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介绍作曲家比才,引出课题。 学生简单了解作曲家。 认识本课作品作者,积累人文知识。 乐曲欣赏 播放管弦乐合奏视频给学生完整欣赏全曲,让学生听完后哼唱出印象比较深刻的旋律。 学生边观看管弦乐团的表演边聆听全曲。听完后尝试哼出记得最牢的旋律。 让学生对作品旋律有一个整体印象,同时,避免学生只关注视觉欣赏而忽略了听觉欣赏。 先聆听第一部分的进行曲曲调主题(主题1),分析其音乐体裁、拍号、速度、调式及情绪。 学生在与老师的讨论交流中分析出进行曲曲调主题的音乐要素。 让学生运用上已有的音乐知识和经验进行简单的旋律分析,让学生获得成就感的同时还能感受这一主题的音乐情绪。 再次聆听这一主题,说说听到这一曲调会想象到什么画面或音乐形象。 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和想象畅所欲言。 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要学会带着想象来欣赏音乐,同时也能潜移默化地加深学生对主题1旋律的印象。 教唱主题1旋律 学生有感情地哼唱主题1旋律 让学生在学唱的过程中,记住作品的第一个主题音乐。通过有感情地哼唱,让学生能更直接地表现音乐。 聆听第二部分的舞曲曲调主题(主题2),分析其音乐体裁、拍号、速度、调式及情绪。 学生在与老师的讨论交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