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阳和影子教学设计 教学分析: 太阳的运动和影子的变化,对孩子们来说,太习以为常了。即使是一年级的学生也不陌生,但正是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变化,却往往被学生忽视。一方面,学生对宇宙万物怀着与生俱有的,强烈的好奇心,另一方面,他们对自然界的运动和变化缺乏足够的重视。因此,本课的教学就是让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让孩子们真切感觉到太阳和影子永无止境地有规律运动和变化,认识到太阳的(视)运动与影子之间的关系,感悟到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往往包含着值得我们探究的科学道理,意识到科学探究,永无止境。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本课采用学生喜欢的探究活动的方式,如猜谜语,画影子等。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课内外相结合,课内观察与中长期观察相结合,学生观测记录与研讨相结合,意在让学生“建构”,自己掌握科学学习的方法,自己发现科学现象的规律。本课的主要活动有:猜谜语,画影子,做日影仪测影子,连续观察记录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以及日影仪中的影子,并在实验室内模拟这些运动变化。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交流分享自己同他人的发现,建立对宇宙的情感,从而点燃探究宇宙的热情。 教学目标: 过程和方法: 1、两人合作,画出自己及其它物体的影子,观察影子。 2、自制日影仪并会用它测量影子。 3、观察记录一天中太阳的位置和观察时刻。 4、模拟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模式以及影长的变化。 知识技能: 1、认识到影子的方向和长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2、认识太阳在天空中的(视)运动模式。 3、知道太阳的(视)运动与影子变化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够持久而细心地连续进行一天的观测。 2、体会到宇宙万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3、建立起对宇宙探究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实际观测和记录一天中影子和温度的变化。 难点:分析观测数据,研究太阳方向与影子长度和温度变化的关系。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1、师说谜语:人人有个好朋友, 乌黑身子乌黑头, 太阳光下伴你走, 一到黑处就分手。(谜底:影子) 2、学生猜谜。 3、讨论:你怎么知道谜底是影子的? 关于影子你还知道哪些? 4、学生交流对影子的了解。 二、画影子 (一)画自己的影子。 谈话:你们画过影子吗?有人画过自己的影子吗? 讨论:你们打算怎样画自己的影子?你的影子可能是什么样的? 带学生到操场上画自己的影子。 这么多的学生一齐来到操场上画影子,这是从来没有过的场面。学生在讨论中就已经盼望着画出自己的影子来看个究竟。影子虽然是极为普通的,但他们就是对这些极为普通的影子没有太多的关注,更谈不上关注自己的影子了。 这一活动中,学生在画影子的过程中会有很多发现: 1.影子与太阳分别在人(物体)的两侧。 2.影子的底端是与人(物体)相连的。 3.影子是灰黑色的(即使穿着彩色的衣服也一样)。 4.影子比人长(注:早上9点钟) 在获得这些发现的同时,他们学会了合作,懂得:有时候,一个人是很难完成任务的,只有相互合作,才能画出自己的影子。 过程: 1.出发之前,告诉学生将干什么。 2.发给学生每人一支粉笔,和学生一起到操场上画影子。 3.画影子的同时把脚印也要画出来,并且把名字写在影子里。 4.记住自己站的姿势。 5.让学生观察此时太阳在哪边,影子和太阳的方向。现场的观察更具有说服力,也为下面的研讨打下基础。 6.画好之后,领取新任务。 (二)画其它物体的影子 此时,学生还沉浸在画影子的乐趣之中,再让学生画其它物体的影子,让他们找一找,操场上还有哪些物体有影子,把他们的影子画出来。如有难画的,只要求画出一部分,哪怕是影子最外缘的一条线也行。 学生在画其它物体影子的同时,他们会: 1.寻找:哪些物体有影子?认识到,并不是有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