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梳理 1、(1)地球内部可以划分为三层,从外向内依次是地壳、地幔、地核。其中最外面的一层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在它的下面是地幔,主要有硅、铁、镁等成分组成,它的核心部分叫地核,主要由铁和镍组成。 (2)科学家利用地震波、磁力等提供的信息,对地球内部的情况进行探索。地震波能够向四面八方传播,有的可以一直传到地心。地震总是发生在地壳这一层,有时还伴随着火山喷发发生。早在1800多年前,我国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监测地震的仪器,叫地动仪。 2、(1)将盛有红色热水的玻璃瓶用细线悬吊着放入水槽中的冷水中,你会发现红色热水会溢出来。 (2)在模拟火山成因的实验中,番茄酱相当于岩浆,土豆泥相当于地壳。用酒精灯加热,发现番茄酱从土豆泥中喷了出来。 (3)地壳越往深处温度越高,压力越大。岩浆像烧融了的玻璃似的通过岩石空隙或裂缝向上运动,在不断上升的过程中,遇到薄弱的地壳时就会喷出地表,形成火山。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河北省唐山市,发生里氏7.8级地震造成24.2万人死亡。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地震。 3. (1)在模拟地震成因的过程中,竹片和毛巾相当于岩层。 (2)地下岩层在压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变形。当受到的力大到不能承受时,岩层就会发生突然的、快速的断裂,岩层断裂所产生的地震波传到地表,就会引起地表的震动,这就是地震。 4. (1)位于地球表面的岩石受到温度、水、植被等因素的影响会发生破碎或成分变化,逐渐崩解,分离为大小不等的岩屑或土层,岩石的这种变化称为风化。引起岩石这种变化的作用称为风化作用。 (2)高山上的岩石经过风化作用崩落下来,在水的搬运过程中,受到水的冲刷和相互碰撞、摩擦,逐渐失去棱角形成卵石。(3)通过卵石形成的模拟实验发现,卵石的形成主要与水有关。 5、(1)岩石由矿物组成,聚集在一起具有开采价值的矿物,称为矿产。常见的矿产有石英、石墨、滑石、金刚石等。 (2)煤、石油、天然气等属于能源矿产,铁、铜等属于金属矿产,石英、石膏等属于非金属矿产。 (3)煤既可用作燃料,也可用于制药、制杀虫剂、制消毒剂。 (4)为了保护矿产资源,我国颁布了《矿产资源法》。我们可以开发哪些新能源?太阳能、风能、潮汐能,水能、地热能。 6.(1)地球表面是不断变化的。人类活动对地表的影响越来越大。 (2)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化石可以告诉我们关于地球的历史及生物进化的许多信息,在科学研究上有着重要的作用。人们是通过化石来了解地球的历史及生物进化的信息。 (3)引起地表变化的因素有:地质作用、风化作用和人类活动。 (4)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号称“世界屋脊”,科学家在这个地方发现了一些远古时代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这个区亿万年前是一片汪洋大海。 7.(1)生活中,声音无处不在,喜鹊的叫声,风声,汽车的喇叭声、雷声等构成了奇妙的世界。 (2)任何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气体、固体、液体的振动都能产生声音。 (3)各种物体,只要振动,就必然发出声音。若想让声音停止,必须让物体停止振动。 8、(1)声音能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传播方向是向着四面八方的。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物体振动发声时,形成了声音的(波浪),叫做声波。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就像石子投入水中形成的水波一样,一圈一圈地向周围扩散,并逐渐消失。 (3)制作简易电话时,使用铜线做电话线,效果会更好一些。 9.(1)人的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在头的内部的是中耳和内耳两部分,我们看不见。 (2)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组成,中耳由鼓膜、听小骨组成,鼓膜是椭圆形的,半透明的薄膜,是内耳由耳蜗构成,耳蜗与听神经相连。 (3)声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