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运动的物体停下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设想出多种使运动着的物体停下来的方法并能够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2、能自己设计实验感受摩擦力的存在,辨别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能用自己的语言说明物体是在力的作用下由运动变为静止。 3、能找出生活中的有益摩擦和无益摩擦的实例,找出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4、能在实验的过程中,与其他同学交流想法。 教学重点: 学生能自主设计实验让运动的物体停下来。 教学难点:体会摩擦力的产生和作用。 教学准备:乒乓球、风车、扇子、大头针、小皮球、玻璃球、小木块、毛巾、挡片、澡巾、玻璃、测力计、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力能让静止的物体动起来。其实在生活中也有很多时候需要让运动的物体停下来。我们来看看这段视频,请同学们仔细观看,你从视频中看到了哪些运动的物体?它是怎么停下来的? 学生观看视频,然后全班交流 2、顺势导入新课:大家了解的可真不少,让运动的物体停下来的到底是什么力呢?我们这节课就来继续研究关于物体运动的话题(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从同学们熟悉的生活情节入手导入新课,调动了学生探究运动这一课题的兴趣,引入新课,顺理成章。 二、提出问题,猜想假设, 1、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乒乓球、风车)你能让运动的小球、风车停下来吗? 2、学生小组交流,想办法。 这些都是我们想出来的办法,可行不可行呢?必须用什么来验证?(实验) 师:实验的时候要注意:(课件) 温馨提示: (1)负责分工,全组同学要分工合作 (2)仔细观察,做好记录(填在表一中) (3)用尽可能多的方法使小球停下来。(可以利用老师提供的东西,也可以用自己身边的东西。) 内容 方法 实验结果(“停下来”或“没停下来”) 用的什么力 让运动的小球停下来 1、 2、 3、 让运动的风车停下来 1、 2、 3、 学生分组实验,老师巡视指导 3、汇报、交流,比一比哪一个小组的办法多。 4、小组讨论:为什么这些方法都可以使运动着的乒乓球和风车停下来? 5、师小结:大家的办法真多,但总的来说都是用了一个阻碍物体运动“力”我们把这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称为阻力(课件示阻力定义) 6、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转动的风车即使不给它施加阻力,它也会慢慢的停下来,这是为什么? 7、生自由讨论。 8、师小结摩擦力。(课件示摩擦力的定义) 课件演示摩擦力的形成:在两个物体接触面之间、相对运动 9、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观看课件,老师适时的将阻力和摩擦力两个物理学上的概念简单明了地讲述给学生,既恰逢时机,又恰到好处,而且效果也不错。 (二)寻找并感受摩擦力 1、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摩擦力,谁能利用身边的物品在两分钟之内更多的找到它们。 2、学生实验中寻找摩擦力,师指导。 3、生交流。 4、你认为摩擦力的大小一样吗?小组设计实验,汇报。 5、师适时引导学生谈不同的摩擦力给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寻找并感受摩擦力,通过汇报,交流的形式,从合作学习中真正做到了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从中感受到了团结的重要,达到了思想方面的渗透教育。 【评析】教师不仅帮助学生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和思维习惯,更引导学生将所学到知识技能与社会生活相联系,逐步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三)知识拓展 1、看来,摩擦力真的是无处不在。请同学们观看课件,你认为这些运动中出现的摩擦力都有用处吗?哪些是有利的?哪些是无利的? 2、生看后交流。 3、有些摩擦力是有益的,有些是无益。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用什么办法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无益摩擦呢? 4、小组合作,举例说明。 5、摩擦力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想一想,假如没有摩擦力,我们的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