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71706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日期:2024-06-16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76次 大小:20400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ATP,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 cover
第3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三点导析】 重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 难点:细胞呼吸的原理和本质。 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 考点:本节考点的重点知识有:细胞呼吸的过程、意义、影响因素和应用.本节知识与日常生活、生产实践联系密切,要注意这些知识的实际应用,同时要注意有关化学反应式及相关计算在本节中的应用。本考点在高考中出现频率较高,常以简答题形式出现。往往和光合作用一起考查,侧重考查细胞呼吸的影响因素、应用和相关实验的分析和探究。 【方法导拨】 1.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完成对比实验设计的六步法 近年来生物高考有关实验的内容越来越多,考查的内容呈多样化,多数考生的答题和标准答案的要求还有相当的距离,特别表现在对实验基本操作的表述上。答题存在问题有:对照不明确、指代不明确、观察指标不明确、混淆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等,问题的关键是我们没有从整体上把握实验设计的方法,我们可以分六步完成实验设计: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提出假设 如在本实验中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提出各种假设分别通过对比实验验证 方法步骤 1.设计对照实验(注意试管编号),2.给与适宜条件(先给条件再做实验) ,3.控制单一变量做实验 (每组对照只能有一个变量 ), 现象 4.设计观察指标(设计的观察指标应是可见可测), 结果 5.得出试验结果 (根据本实验变量和现象不同得出 ), 结论 6.分析试验结论(高于试验结果的高度分析出的某种规律). 2.有氧呼吸 场 所 发 生 反 应 产 物 第一阶段 细胞质基质 葡萄糖在酶参与下脱氢分解,产生丙酮酸和释放少量能量,形成少量ATP 丙酮酸、[H]、少量ATP 第二阶段 线粒体 在酶和H2O参与下,丙酮酸脱氢分解,产生CO2和释放少量能量,形成少量ATP CO2、[H]、少量ATP 第三阶段 线粒体 [H]和氧分子结合,生成H2O,释放大量能量,形成大量ATP H2O、大量ATP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有氧呼吸是细胞在有氧的条件下,将葡萄糖彻底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3.无氧呼吸 反应场所 发生反应 反应式 产物 细胞质基质 在酶参与下,葡萄糖分解,产生酒精和CO2,释放少量能量,形成少量ATP C6H12O62C2H5OH(酒精)+2CO2+能量 酒精、CO2、少量ATP 细胞质基质 在酶参与下,葡萄糖分解,生成乳酸,释放少量能量,形成少量ATP C6H12O62C3H6O3(乳酸)+能量 乳酸、少量ATP 微生物的无氧呼吸称为发酵。高等动、植物在缺氧条件下短时间内或部分组织内也能进行无氧呼吸,以保证生物体在缺氧条件下的能量供应。 人体内具有输氧的红细胞,自身还可以无氧呼吸方式得到能量,为生物体的生理活动及其功能适应提供了极好的例证。 从上述反应式可以看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气体变化的分析: A、吸收的氧气=放出的二氧化碳,则只进行有氧呼吸时。 B、不吸收的氧气,只放出二氧化碳,则进行只进行无氧呼吸。 C、吸收的氧气<放出的二氧化碳,则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4.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关系如下表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不同点 反应条件 需要O2、酶和适宜的温度 不需要O2,需要酶和适宜的温度 呼吸场所 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三阶段在线粒体内 全过程都在细胞质基质内 分解产物 CO2和H2O CO2、酒精或乳酸 释放能量 较多,1 mol葡萄释放能量2870 kJ,其中1161 kJ转移至ATP中 1 mol葡萄糖释放能量196.65 kJ(生成乳酸)或222 kJ(生成酒精),其中均有61.08 kJ转移至ATP中 相同点 其实质都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生成ATP供生命活动需要 相互联系 第一阶段(从葡萄糖到丙酮酸)完全相同,之后在不同条件下,在不同的场所沿不同的途径,在不同的酶作用下形成不同的产物: 4.细胞呼吸的应用 (1)对于板结的土壤及时进行松土透气,可以使根细胞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