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7218

重阳节的传说

日期:2024-06-03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76次 大小:2165839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重阳节,传说
    课件11张PPT。重阳节的传说 执教人双官学校 张艺林学习内容词语花篮 温馨提示(3个小问题) 品位句子 插图 第九自然段 重阳节诗词 古代人过重阳节有什么习俗 现代人过重阳节有什么习俗 词 语 花 篮 我能读 拜师学艺 斩妖除魔 和和睦睦 侵 袭 和 蔼温馨小提示(3个小问题) 1、恒景为什么要铲除瘟魔、为民除害? 2、这是一个怎样的瘟魔?(请用“———线划出来) 3、恒景是怎样铲除瘟魔、为民除害的?(请用“﹍﹍﹍”线划出来)品味句子 他一路走,一路打听,翻过了一座又一座山, 过了一条又一条河,磨破了一双又一双鞋,终于见到了费长房。 恒景每天勤学苦练,终于练成了一身好武艺。插 图 第九自然段 这一天是农历九月初九。此后每年的这一天,人们都要举行登高、插茱萸、喝菊花酒等活动,来纪念桓景铲除瘟魔、为民除害。因为九月初九又是重阳日,所以人们就把这一天叫做“重阳节”。重阳节诗词 九 日(唐)杨衡 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 不堪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得枝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 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 日(明)文森 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 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 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古代人过重阳节有什么习俗 农历九月初九,两阳相重,故叫重阳”,重阳节又是老人节”。农历九月初九日的重阳佳节,活动丰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 其并反映了许多历史文化。 ★登高 在古代,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登高所到之处,没有统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赏菊并饮菊花酒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现代人过重阳节有什么习俗 今天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全国各机关,团体、街道。往往都在此时组织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老人们秋游赏景,或临水玩乐,或登山健体,让身心都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不少家庭的晚辈也会搀扶着年老的长辈到郊外活动或为老人准备一些可口的饮食。再 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