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722115

2020中考答题技巧:如何避免成绩的“慢性毒药”——隐性失分 课件 (共21张PPT)

日期:2024-04-29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3次 大小:56536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0,PPT,21张,课件,失分,隐性
  • cover
课件21张PPT。我的答案明明是正确的, 为什么老师不给分呢?考试后的疑惑:成绩的“慢性毒药”———隐性失分如何避免什么是“隐性失分”?隐性失分是指由于非知识性因素而导致的失分情况。 例如:心理因素、思考习惯、解题策略、解题习惯等。 这些隐性失分情况具有普适性和随机性,所有考生都有可能出现隐性失分情况。“隐性失分”的表现:一、审题失误,即是考生在理解题目的时候发生的方向性偏离,使之形成一种状况:答案写得满满的,但是得分只有那么0-2分。出现审题失误的原因可能有: 答题习惯不良,即是:没有在读题的时候划题目关键词,没有在长题目中恰当地断句,没有在题示材料中进行相关标记; 没有审清答题范围:一般的设问给定的答题范围无非是“结合材料X”、“依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X并依据所学知识”,而考生在审题时忽略了,而导致天马行空的答题。审题失误造成的危害是:使考生在回答一道小问里所投入的时间过多,然而收效很低,甚至为0。由于思考习惯的影响,该类考生很容易会在后面的同类小问里犯同样的审题错误,导致答题时间不足而且得分率不高。“隐性失分”的表现:二、答题不规范,即是考生的答题格式规范不正确或排版规范不美观,影响评卷老师的采点给分。最根本要求:规范地写规范的汉字!答题格式不正确指的是:考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没有在开头标明“提示词”,例如:原因类题目没有写“答:原因:”;影响类题目没有写“答:影响:”;现象类题目没有写“答:表现/现象:”,等等。如果一道小问只有一个设问,那么影响倒不大;但是一道小问有两个或以上的设问的话,没有提示词就会影响评卷老师的评卷,会使评卷老师把考生的所有答案当作是该小问的第一个设问的答案,从而使得后面的设问的得分为0。答题排版规范不美观指的是: 考生在作答时,没有分点作答,把所有答案密密麻麻地堆在一起,作答缺乏条理。作答的时候分点呈现答案,会方便评卷老师采点给分,提高评卷老师的工作效率,保持评卷老师的良好情绪。 某一小问的第二个设问的提示词紧贴在第一个设问的答案的最后面。这就会很容易使评卷老师看漏眼,把第二个问的答案当做是第一个问的答案,从而使得第二个问的得分为0。造成答题不规范的原因可能有: 没有养成良好的答题规范意识; 没有意识到答题规范的重要性; 考生在平时的作业中没有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 考生在上课的时候没有留心听讲老师关于答题规范的内容。答题不规范所造成的丢分是最冤枉的:明明答案是正确的,但是由于答题格式有误,使得在老师在评卷的时候不得不把格式有误的分值全部扣掉。尽管考生得分低会影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但是为了他们的长远发展考虑,不得不拉低一下得分。“隐性失分”的表现:三、不懂得根据分值判断得分点,即是考生在回答材料题时,不懂得根据题示的分值来判断该小问有多少个得分点。危害:考生不懂得根据分值判断得分点,会使他们在答题中迷失方向,不知道回答多少点才适合,不知道回答多少点为止。这就会出现一种情况:考生的答案由第一个空格写到最后一个空格。写得密密麻麻,造成不必要的时间浪费。“隐性失分”的表现:四、答主观题的时候照抄材料,即是考生在回答题目的时候,直接不假思索地照抄题示的材料,没有进行材料文字的整理、概括、提炼。尤其是中国古代史的文言文材料,考生没有进行翻译提炼就直接照抄,完全有违历史考试的答题要求———运用现代规范汉语作答。造成考生答主观题的时候照抄材料的原因很可能是:考生的语文水平能力不足,从而导致考生对文字的敏感度较低,文字的理解与处理能力较弱。 在考试的时候,概括材料类型的题目是送分的,但是在回答题目的时候完全照抄材料的话,很容易会导致没分的,毕竟,题目要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