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的小缆车 【教学内容】 教育科学-出卷网-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运动和力”单元第1课,第68、69页。 【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五年级上册“运动和力”单元中的第一课。这是一节实验探究课,是建立在教材主要安排了两个活动:一、安装一个小缆车,通过小车的安装与试着运动,使学生感受到铁垫圈对绳子有一个向下的力,从了解重力的概念,二、拉力大小与小车的运动,主要探究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的关系,从而使学生构建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的科学概念。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的科学概念、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及探究精神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同时也为后面深入研究弹力、摩擦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五年级的学生,对于运动和力,他们并不陌生,在日常生活中有他们自己的感性经验。他们认为,有的物体是静止,有的物体是运动的,物体因为受到力的作用从静止开始运动,因为力的作用而保持运动,因为失去了力的作用而慢慢停下来,在这些认识中,有些是正确的,有些是错误的,因此,在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上,探究拉力大小和小车运动的关系,是本节课的重点。同时从认知心理学来看,五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动手实验,但由于探究能力有限,因此,设计实验探究拉力大小和小车运动的关系也是本节课的难点。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⑴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拉力。 ⑵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 2.过程与方法: ⑴安装用重力拉动的小车,自由地玩小车。 ⑵做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关系的实验。 ⑶用实验数据验证来证明观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实验中,获得注重获取证据,用证据证明观点的体验,形成继续研究运动和力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建立重力的概念。 2.探究发现拉力与小缆车运动的关系。 【教学难点】 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关系的实验制定。 【教学准备】 1.分组材料:实验用小车一辆、一条两头带钩的绳子、铁垫圈若干、秒表。 2.演示材料:棉线球、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了解重力。 (一)同学们,伟大的科学家牛顿就曾经因为观察苹果而有了伟大的发现。今天请大家来观察这个棉线球,看谁也能有所发现。 教师用力向上抛小球。 (二)为什么我使劲地往上抛小球,小球最终还是落到地面,而没有飞到空中呢?(因为地球有引力。) (三)因为地球有引力,我们都受到了它的力,所以我们用力向上抛小球,抛得再高,最终还是要落到地面。这个力,我们把它叫做重力。(板书: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竖直向下的拉力。) (四)我们的生活中重力现象随处可见。谁能举个例子?生:提水时水桶有重力,所以手向下坠。 (五)出示小车,提问:你有哪些方法让这辆小车动起来? (推、用绳子拉……) (六)揭题:那我们今天就来研究研究用绳子拉的小车。 齐读课题《我们的小缆车》。 [设计意图] 从学生熟悉的小球入手,激发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将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很快的导入新课,了解重力。 二、安装小缆车 (一)看缆车图,了解缆车是用钢缆绳和电力拉动的。 (二)要把这辆小车改装成小缆车,能改装吗?老师准备了一辆小车、一条两头带钩的绳子、一些铁垫圈。 (三)学生动手操作:将绳子绑在小车上,尝试安装小缆车。 (四)说说看怎么改?师边演示边提问 1、细绳拴在小车上的位置与小车运动的方向有关吗?将细绳拴在哪里比较好? 2、在小钩上挂上一些铁垫圈,小车能不能很好地运动起来? 想一想:在这个装置中,铁垫圈起了什么作用?绳子又起到什么作用? 3、怎样防止小车在运动时掉到桌子下面去? 4、出示挂铁垫片的钩子和垫片,让学生安装小车。 (五)你打算怎样做这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