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73027

《细胞的衰老和凋亡》说课稿(福建省福州市)

日期:2024-06-16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87次 大小:1533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细胞的衰老和凋亡,课稿,福建省,福州市
  • cover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细胞的衰老和凋亡》说 课 稿 各位领导 、老师们,你们好! 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内容是细胞的衰老和凋亡 首先,我对本节内容进行分析 1.说教材 1.1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教材高一生物必修本第6单元第3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在第一节和第二节的学习中学习了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死亡是生命的必然。因此,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生命活动中必不可少的过程。对于细胞衰老和凋亡的学习,能使学生对细胞的整个生命过程有个完整的认识。同时细胞衰亡机制的研究与生物科技的发展息息相关。对细胞衰亡知识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而细胞的衰老及凋亡是细胞必须经过的阶段,因此,本节内容在细胞的生命历程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 1.2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高一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2.1认知目标:描述细胞衰老的特征 简述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区别 1.2.2能力目标:进行与社会老龄化相关的问题的资料搜集和分析 1.2.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探讨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关注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培养学生关爱老人、关注社会问题 1.3说教学的重、难点 1.3.1教学重点:1、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的关系,细胞衰老的特征    2、细胞凋亡的含义 1.3.2细胞坏死与细胞凋亡在形态学和生物化学上有着明显的区别,然而对与高一的学生来讲比较容易混淆,因为我把教学难点定为:细胞凋亡的含义以及细胞坏死的区别 1.4课时安排:1课时 1.5教具:多媒体课件,过滤网(解释细胞膜通透性) 2.教材处理 2.1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细胞的增殖、分化的内容,对本章的内容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明确了细胞的分化、衰老和死亡是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本节的内容比较接近现实生活,教师可以利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加以说明,使学生有个直观的认识,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 2.2教学策略 由于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与人的衰老和寿命有关,学生易感兴趣。可以通过调查人体衰老的特征,讨论如何延缓衰老,延长寿命,引出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的关系。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有关,但二者又不能划等号。可围绕这一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展开讨论,并为讲述细胞衰老的特征作铺垫。比如通过比较老年人和青年人的外形区别,引入到细胞衰老的特征。通过对老年人“老年斑、皱纹和白头发”的分析,共同归纳出细胞衰老的特征。细胞衰老的原因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至今有多种学说,学生接受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科书处理为选学内容,因此在讲到这一部分时点到即可,可适当引导学生自己进行阅读,有兴趣的也可以在课后通过其他途径进行学习。最后从生物的寿命引入,探讨细胞的死亡。强调细胞死亡有两种形式。1.细胞坏死,它是由某些外界因素造成细胞急速死亡,是一种被动性死亡;2.细胞凋亡,这是一种由特定基因控制的主动性死亡。并对他们的区别加以强调。 对学生进行关爱他人、关注社会问题的情感教育,应鼓励学生课下完成教材中的“资料搜集和分析———社会老龄化的相关问题”的活动。 2.3教学方法 2.3.1说教法 我们都知道生物是一门培养人的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法的思维过程。 考虑到高一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学生活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的参与活动,而且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行动结合起来,充分引导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