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746034

2020版中考语文单元复习宜昌专用 第十六单元 揣摩词句,涵咏品味(课件:32张PPT+训练)

日期:2024-05-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2次 大小:123220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单元,2020版,涵咏,训练,PPT+,32张
    第二章 第十六单元 抒情方式 掌握运用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白居易语)。情是文章之根本,写作离不开抒情。抒情在于以情感人,即通过自己抒发的感情来激起读者感情上的共鸣。只有正确理解掌握各种抒情方式,才能更好的运用抒情。 抒情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大类。 直接抒情即直抒胸臆,也就是不借用其他任何方式直接地倾吐胸中的感情,抒发对人、事、物、景的爱憎、哀乐、喜厌等感受、体验。直接抒情难度较大。必须有前文的“蓄势”、“铺垫”,才能顺“势”而抒情。同时,直接抒情要注意掌握分寸,不宜过“多”、过“长”,不能无病呻吟,虚张声势。 间接抒情即写作者不直接抒发对人物、事物的感情,而是在叙述、描写和议论中渗透自己的强烈感情,或者借人物之口来抒发自己的感情。间接抒情又可以分为即事缘情、融情于景、寓情于理三种。即事缘情,即作者因“事”动情后,把“情”融化在叙事之中,使叙事过程中流淌着较浓“感彩”的 “水(事)乳(感情)交融”式抒情方式。其特点是用充满感情的笔调进行叙述。融情于景,即作者因“景”动情后寄“情”于景,从而使“情景交融”的一种间接抒情方式。写作时须把感情倾注、融会在描写之中,使描写带有鲜明的感彩。寓情于理,即作者在议论中注入感情,从而使抒情寄托在议论之中的一种间接抒情方式。这种语句既是议论,也是抒情,比较难分清,但议论只是抒情的手段,是为抒情服务的,并且最能揭示文章主题。 运用什么样的抒情方式是受抒情的内容影响或决定的。在掌握好抒情的各种方式后,要根据抒情的需要正确运用不同的抒情方式。 第二章 第十六单元 演练1 一起做“读书种子” 向贤彪 ①“读书种子”一词的“发明权”,当属黄庭坚。他在《山谷别集》中说:“四民①皆当世业②,士大夫家子弟能知忠信孝友,斯可矣,然不可令读书种子断绝,有才气者出,便名世矣。” ②做一粒“读书种子”,让阅读成为一种力量,推动文化传统薪火相传,可以说正是读书人的自我期许。从“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陶渊明,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杜甫,再到“不是老夫朝不食,半山绝句当朝餐”的杨万里,无不是“读书种子”的精彩写照。读书滋养美好心灵,可以遇见更好的自己,看到更美的世界。所谓“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重视学习、重视诗书,千百年来融入中国人的血脉里,成为中国特有的文化禀赋。 ③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不少人是“读书种子”。彭德怀带兵打仗“横刀立马”,平时非常注重抓学习,而且还经常督促身边工作人员养成读书习惯。他常用吕蒙“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的故事激励大家,乐于把自己收藏的书拿出来共享。为了检查大家是否认真读过了,他用饭粒把书中的页码粘起来,如果发现有人读书做样子,没有把粘饭粒的书页打开,他就会提出严厉的批评。在彭德怀关心督促下,在他身边工作的同志都养成了读书习惯,以至终身受益。 ④“童心便有爱书癖,手指今馀把笔痕”。植物种子是有形的,延续繁衍,生生不息;读书种子则是一种无形的东西,不知不觉中变化气质、增长才干,承接弘扬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正因为这样,文明薪火不断发扬光大。黄庭坚所处的北宋,上推文治、下重文教,造就了一片孕育“读书种子”的沃土,于是就有了国学大师陈寅恪所说的,“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做一粒“读书种子”,静下心来读一点书、做一点学问,因为其中有对优秀传统文化的____,对高雅生活的____,对时代潮流的____。今天我们提倡有质量有分量的阅读,注重阅读率的同时更加重视“阅读力”,正需要像“读书种子”一样痴迷知识学问之中。 ⑤“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研究植物种子的钟扬不拘泥于书本知识,在科学上敢于“奇思妙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