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吹气投篮 教学内容: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其内容是对绘画、设计、手工制作等方法的综合运用。课本上提供的作品照片不仅能给学生制作方法上的提示,同时也能激发学生设计制作出更加新颖有趣的吹气投篮手工玩具。学生综合运用绘画、手工制作等方法设计制作游戏玩具,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学生情况: 中年段的学生比较喜爱竞技游戏,动手能力较强,基本能够根据原理设计出简易的吹气投篮玩具。这种自己动手设计制作玩具的作业形式,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教学方式、手段: 1. 讨论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讨论设计意图,研究玩具的制作方法和游戏规则。 2. 演示法:教师通过示范给予技法上的指导与启发。 3. 实践法: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设计制作自己的玩具。 4. 游戏法:通过玩一玩、改一改的环节,让学生在游戏中改进玩具的设计制作方法。 教师准备:课件、视频、示范道具。 学生准备:盒子、色纸、画笔、废旧材料等。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吹气投篮的原理,根据玩具特点选择合适的媒材。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根据吹气投篮的原理设计制作简单的玩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与玩的结合,让学生体验创造和游戏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吹气投篮的原理,并根据原理设计制作玩具。 教学难点:充分利用生活素材进行联想和创造,制作出形态各异、造型有趣的吹气投篮的玩具。 激趣导入 1. 播放一段篮球运动视频。你喜欢打篮球吗?进球的时候最开心。 2. 参加篮球运动必须要有场地和时间 3. 出示吹气投篮图片。我们可以在教室里,利用课间几分钟,就可以玩桌面篮球游戏———吹气投篮。 4.揭示课题:吹气投篮。 创意联想 1. 出示图片:同一个投篮动作变化不同的背景。 2. 在常规的篮球运动中,都是在常规的篮球场,而我们的吹气投篮游戏,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设计环境背景。 3. 你希望在哪里玩投篮游戏? 4. 在这些环境里,篮筐可以是什么样的? 学生分小组讨论(3-4人为一组)作品背景及篮筐造型。 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篮球运动的场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通过更换球场背景,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不同环境中开展投篮运动的不同感觉。 小组探究 1. 出示吹气投篮范例图片,提问:完成这样一个玩具,我们需要做什么?可以用什么材料制作? 2.小组讨论:球场、球筐、吸管、球的制作方法及所使用的材料。 3.交流讨论。 4.教师示范: (1)利用衬衣盒或鞋盒等废旧材料做球场,可以将盖和底进行固定,也可以做成可拆卸式的。 (2)在盒子的内部进行整体布局,包括两个面的背景色及背景图案。 (3)根据背景主题设计篮筐造型。(可以利用废旧材料,也可以利用色纸进行制作) (4)加工吸管,让吸管能托起小球。 (5)制作小球,提示学生多尝试几种材料(纸、泡沫等) 教师示范(2)(3)两部分时,插入与内容相关的图片欣赏,拓展学生创作思路。 设计意图:玩具的设计思路和制作技法在学生讨论中渗透,只有通过探究的方法才能真正被学生掌握。 设计制作。 作业要求:小组合作,将现有的材料进行组合,设计制作“吹气投篮”玩具。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一件作品,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在手工制作课程中可以适当运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合作过程中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带着动手能力较弱的学生一同制作,发挥合作的优越性。 展示评价。 玩一玩我们做的玩具,小组内进行投篮比赛。 小组之间比较玩具的可操作性,比一比哪组的玩具更方便游戏。 在玩的过程中发现玩具需要改进的地方,并进行调整。 身边的废旧材料也能变成有趣的玩具,只要我们创意无限,生活就能更加精彩。 设计意图:边玩边评价、边玩边改进,让学生在玩的同时检验玩具的可操作性,体验玩具的美观性。 作业要求: 小组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