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676398

第二节 细胞膜的物质运输功能教案(中图版)

日期:2025-10-15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44次 大小:1396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第二,细胞膜,物质,运输,功能,教案
  • cover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二节 细胞的物质运输功能 一、教学目标 1.说明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2.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过程,发展学生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 3.通过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学习,形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二、重点难点 重点:1.明确细胞膜运输物质的方式及其对细胞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 2.理解并能区别不同的跨膜方式。 3.通过探究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活动,理解渗透作用的原理及其发生的条件。理解成熟植物细胞的渗透系统的构成。 难点:1.区别物质跨膜运输的三种方式并理解其重要意义。 2.渗透作用的原理及其应用。 三、板书设计 一、穿膜运输 1.被动运输: 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 2.主动运输 二、膜胞运输 1.内吞 吞噬 胞饮 2.外排 四、教学过程 导入:上节我们学习了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让我们回忆一下(学生回答),那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运输的功能,物质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的方式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学习一下细胞膜上的物质运输的方式。 细胞膜上的运输方式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穿膜运输,物质直接穿过细胞膜结构完成的,包括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一类是膜泡运输。我们首先介绍一下穿膜运输 1. 穿膜运输 1. 被动运输 单纯扩散:按照一般扩散的原理,从分子密度高的地方向密度低的地方运动,此过程中不消耗能量,不需要载体蛋白,“动力”来自与浓度差。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也称渗透作用,其结构基础是身渗透系统。 通过探究实验,还要引导学生理解以下内容:渗透作用是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单纯扩散,完成渗透作用的结构基础是渗透系统。渗透系统的构成需两个条件:一是存在半透膜。二是在半透膜的两侧存在溶液体系。成熟的植物细胞是一个典型的渗透系统,首先成熟的植物细胞有大液泡,其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二者之间的细胞质)可看作一种半透膜(选择性透过膜),同时细胞液和其外界溶液存在着浓度差。当外界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将渗透失水;反之,细胞将渗透吸水关于膜泡运输部分的教学,可从草履虫形成食物泡、变形虫吞食细菌、白细胞吞食病菌等学生比较熟悉的事例引入,通过引导分析其形成过程,结合插图、动画,增强直观感受和学习兴趣。 阅读【探究活动】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1.“质壁分离”中的“质”、“壁”各指什么? 2.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 3.用渗透作用解释质壁分离? 协助扩散: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运输,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对照课本61页图示回答) 2.主动运输: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细胞膜转运物质的被动运输方式,如水、氧、和脂溶性的小分子物质通过自由扩散,红细胞吸收葡萄糖通过协助扩散。大家对比一下这两种方式有什么共同点 为什么都属于被动运输 (学生翻阅教科书,分析、讨论、总结) 生:这两种方式都是物质从高浓度一侧通过细胞膜运输到低浓度一侧,不需要消耗能量,是被动进行的,所以叫被动运输。 师:分析得正确。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是否都是被动运输呢 请大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每天消化后形成的小分子有机物,如葡萄糖、氨基酸等,能否通过被动运输在消化道内被彻底吸收昵 为什么 生:不能。因为被动运输只能从高浓度一侧到低浓度一侧进行,当吸收到血液中的营养物质浓度与小肠中的相等时,将不再进行。 师:对。如果是这样的话,就会有许多营养物质不能被彻底吸收而造成浪费。这就需要另一种运输方式一主动运输,才能将营养物质彻底吸收。 点评:对学过的内容及时引导复习,并从现实生活中熟悉的事例入手,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其求知欲,从而达到自然过渡的效果。 下面大家可以试着将这两类物质运输的方式进行列表比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