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2课 方寸美图 (一)本课教学目标 1、通过邮票设计,体会设计的过程。 2、掌握邮票设计图的制作过程和方法。 3、继续学习画笔的使用。 (二)教材分析 本课通过设计邮票,进一步让学生体验设计过程。邮票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有特色的艺术作品,它的题材广泛、形式多样、画面组成方式方法灵活、变化多端,而且画面不大,易于把握画面的整体构图,非常适宜用来进行设计的学习和练习。 本课注重邮票的整体设计和制作,即设计制作出完整的邮票,包括画面、齿孔、文字等,同时还要画出邮票外衬背景。学生在制作时,要思考和处理所有的邮票要素的和谐,加深对设计过程的理解。 教材在票面图案的制作上,利用下载的画笔轻松画出完整图案,降低制作难度、又照应了前课的内容;在齿孔的画法上,仍然利用画笔,改“画”为“擦”,扩展了画笔的学习内容。画笔是PS中一个较灵活的绘画工具,有利于学生表达思想和体现个性。这样的安排,是体现了本单元侧重设计的思想。 本课邮票画面的制作,完全可以采用其他的方法,如使用置入图片等。邮票的形制也可以改变,只是要注意和画面的匹配与和谐。 (三)教学设计与教学建议(含课前准备) 教学设计建议 1、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学习邮票的设计。 2)了解和使用“图层面板”。 3)“橡皮工具”的设置和使用。 4)了解图案的透明性质和透明度。 2、重、难点 1)邮票设计过程。 2)邮票齿孔的画法。 2)画笔和橡皮的设置以及它们在使用中的区别。 3、教学过程建议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导入 1)展示邮票,分析邮票的构成要素。 2)本课范例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观察、思考 范例教学 1 演示制作邮票(第1至第5)。 观察、思考 学生练习1 提出要求,巡视指导。 完成教师演示部分的制作。 范例教学 2 演示制作邮票齿孔部分。 观察、思考 学生练习2 提出要求,巡视指导。 完成教师演示部分的制作。 总结 1)展示、评价学生作品。 2)作品和学生操作得失,改进建议。 交流、评价、自我总结 课后作业 讲解“视野拓展”内容,引导探索学习。 教学建议 老师在导入部分要对邮票这种艺术作品进行简单的介绍(参看本课教学资源)。 关于邮票设计图的制作,建议分为两个阶段,如上述教学过程建议所述。第一部分,输入文字及对画面调整;第二部分重点在画齿孔,顺利画出齿孔的前提是对橡皮进行合理的设置,这样工具才能得心应手。教师在演示时,可以有意多试试几种不同的参数,和同学和一起来进行判断那种更合适,加深学生的映像和对工具进行选择、设置的认识。 画笔面板较为复杂,可以只按教材上的部分做介绍。 本课中画邮票齿孔的方法不是唯一的,要注意传输这样的思想,即在制作一个作品前,首先要有一个设计和规划,然后再考虑通过什么技术和方法实现它,所以技术和方法可以有多种。 本课FOLLOW ME 的“1、新建文件、创建性图层”过程中的创建图层过程,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在建立图层时,要安排好层次、并一定要给图层合理命名,养成良好的习惯。 (四)教学资源(或称补充资料) 邮票 邮票是邮政部门发行的作为邮资的凭证,具有通信的使用价值,同时又是一种艺术品,有欣赏和收藏价值。 1、邮票图案一般由与邮票发行目的相关的图案、国名、面值 、说明文字及边饰等组成。世界各国的早期邮票图案都比较简单。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今世界各国都把自已国家在政治、经济、国防、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历史地理、自然风光及珍贵的动物、植物等方面最有代表性的内容作为邮票图案。图案的内容包罗万象。通过收集研究邮票图案能获得丰富的百科知识。 2、邮票上印有邮票发行国的国名或地区的名称。一般都以文字、缩写字母来表示国名。我国的邮票都印有“中国邮政”。 3、邮票面值是指印在邮票票面上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