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783982

【2020统编版】四下 19《我们家的男子汉》教案设计

日期:2024-06-07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2次 大小:116572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20,统编,四下,我们家的男子汉,教案,设计
  • cover
19* 我们家的男子汉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这篇文章生动有趣,描写了一个小男孩的成长经历,他的成长过程正是男子汉的成长过程。本文按照人物性格特征来组织材料,在行文过程中我们徜徉在幽默的语言中,感受着一个男孩的男子汉魅力。在一课时内,引导学生学会对人物性格特点的分析与概括,同时理解男子汉的含义,培养争做男子汉的信心、勇气和敢于面对挑战的意识。教学理念既体现《语文课程标准》通过多种形式朗读、小组讨论等手段充分实现学生的参与和体验目标,又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实际,让学生初步学会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1.课件(挂图、幻灯片等)。 2.生字、多音字、新词卡片。 学生准备:搜集作者有关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激趣阅读 1.(板书:男子汉)你们印象中的“男子汉”是怎样的? 生1:顶天立地,敢做敢当。 生2:正直无私,心胸宽广。 2.看来每个人心中的男子汉都是不同的。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王安忆笔下的男子汉又是什么样子的吧! 3.师补全课题,生齐读。了解作者笔下的男子汉是作者姐姐家的小男孩。 4.课前老师让你们搜集有关作者的资料。谁愿意介绍一下作者? (生简介作者) 设计意图:对“男子汉”的理解,词典中的表述较为抽象,对已有一定生活经验的四年级学生来说,应引导他们联系生活实际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可从学生的交流中,初步掌握学生的情感起点,为下面对文本的解读做铺垫。介绍作者王安忆,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她是上海人,以及她在文坛的地位,激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并为学生感受王安忆对姐姐的孩子的殷切期盼做铺垫。 二、借助标题,把握内容 1.尝试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思考:这篇文章和我们以前接触过的课文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这篇课文有三个小标题, 进一步了解小标题的作用。 (有小标题) 3.教师相机板书3个小标题。那么小标题的作用是什么?回忆以前学过的有小标题的文章,想一想。 4.师小结:作者运用3个小标题使文章条理清晰,眉目分明。小标题具有概括、提示段落主要内容的作用,便于读者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作家根据人物性格特点列小标题的形式在教材中是第一次出现,教师应有意识地帮助学生理解小标题的作用(即概括、提示段落主要内容,体现作者的写作思路),让学生了解通过列小标题来组织材料是写作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三、品味语言,感受性格 (一)他对食物的兴趣。 出示:“他吃饭很爽气。”……以至前边的嘴唇都有些翘了起来。 1.快速地阅读这部分,能用一个词语来形象地概括他对食物的兴趣吗?(板书:浓厚) 2.在课文中画出体现这个男子汉对食物的兴趣的语句,读一读。说一说:从哪里可以看出他对食物的兴趣很浓? (概括三个事例并板书:耐心等 编谜语 吃拇指) 3.引读这段内容。 4.根据提示简单地说说他对食物的兴趣。 出示:他对所有的滋味都很有兴趣,_____ 5.出示:当《少林寺》风靡全国时……我们感到非常抱歉。 出示:虽然他对食物的兴趣很浓,但是_____。 6.现在就让我们回到课文中,细细地品味一下这段内容。 可以通过理解文中的关键词语,理解概括文中的主要事例。 (1)理解“风靡”“向往”。 (2)师引读。 (3)小结:他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多么执着啊!(板书:执着) (二)他对独立的要求。 1.自由读,找出表现男子汉“独立”的语句。 2.交流:不愿让人牵他的手、自己去换橘子水喝、满头大汗地等待换橘子水。 (1)根据课件出示的内容,用“/”来划分三个阶段。 (2)自己读第一个阶段,用“不要……要……”试着概括。 3.以第一个阶段为例,用“不要……要……”试着概括第二个和第三个阶段。 4.用“不要……要……”连起来说说这三个阶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