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789699

湖北省襄阳市普通高中2019-2020学年高二1月调研统一测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日期:2024-04-28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0次 大小:2613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湖北省,语文,word,试题,测试,襄阳市
  • cover
秘密★启用前 2020年1月襄阳市普通高中调研统一测试 高二语文试题 2020.1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先秦文化的发源地 诗三百,谓之天籁,谓之诗源。《诗经》中的“周南”、“召南”大多数篇章是反映汉水流域的诗篇,在“雅”和“颂”中,有不少内容也与汉水流域有关。 “沔彼流水,朝宗其海”,“江汉浮浮”,“江汉汤汤”这就是诗经中描写的伟大汉江。《汉广》唱道:“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这是有文字记录以来第一首汉江情歌,其景其情,与那首“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异曲同工。《诗经》中还有《南有嘉鱼》《早麓》《四月》《江汉》《常武》《沔水》等吟及汉江。可见公论汉江是《诗经》产生地之一是有根据的。 汉江孕育了《诗经》,也是《楚辞》的发源地。2300年前,屈原谏阻楚怀王赴“武关之会”,被无端流放汉水之北。屈原一生有过两次流放,第一次在汉北,第二次在湘江流域,正是这两次流放,造就了中国第一个伟大诗人。屈原在流放汉北期间,创作了《天问》《九章》等伟大诗篇。在《九章·抽思》一篇中,他忧愤地唱道:“有鸟自南兮,来集汉北……望北山而流涕兮,临流水而太息。”屈原曾经流放在鄀城一带,都在今宜城东部,公元前504年楚鄢郢为吴所破,楚都被迫迁至鄀。屈原在迷茫中来到鄀城的“先王庙及公卿祠堂”,仰见庙堂中有“天地山川神灵”以及“古贤圣怪物行事”的壁画,由此引发了诗人的万般伤痛和不尽疑端,挥笔写下了包含170多个问题的奇诗《天问》。从《楚辞·渔父》一诗中,可以看出,屈原早在第一次流放汉江时,就有了投江的想法。诗中屈原和渔父有一段对话,渔父认出在江边行吟的屈原,于是问道:“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至于斯?”屈原回道:“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当屈原表示不愿与世间恶物同流合污,为保持己之皓白宁肯投江葬于鱼腹时,渔父莞尔而笑乃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沧浪之水特指汉江中游这一段。《书·禹贡》曰:“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由此可以说明,《渔父》一诗形成于汉水之滨,时间大约是屈原即将被迁逐江南的前夕。渔父的歌词意思大概为:汉江水清的时候可以洗我的头巾,水浊的时候可以洗我的脚。潜台词则是让屈原顺其自然,没有必要去投江自尽。可以看出这个“渔夫”绝非等闲之辈,不是天上神仙,也是世间高人。也许屈原正是听从了渔父的劝告,才未当即投入汉江自尽,而是忍辱负重,南下潇湘,开始了他的第二次流放生涯。由此,才有了《离骚》《九歌》等伟大的诗篇的诞生。 在屈原的作品中,多次出现“夏水”,如《哀郢》中:“遵江夏以流亡”,“过夏首而西浮兮”,“背夏浦而西思兮”,“江与夏不可涉”等。古之夏水即汉水。屈原在《思美人》一篇中有“指嶓冢之西隈兮,与纁黄以为期”。这里的嶓冢,同样是指汉江。嶓冢即嶓冢山,汉水的发源地。 “楚辞”是战国时代南方楚地出现的一种新的诗体,同时也指伟大诗人屈原和后来其他作家用这种诗体写的一些诗,还指把这些诗选辑而成的一部诗集。在《楚辞》中,并非只有屈原才写到汉水,宋玉和王逸同为汉水之滨的宜城人,他们也是《楚辞》的主要作者。宋玉在《楚辞》中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