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791247

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课件(28张PPT)

日期:2024-04-27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6次 大小:308504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18课,社会主义,发展,挫折,课件,28张
  • cover
课件28张PPT。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九年级历史人教版·下册授课人:高老师一、新课引入 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被拆除 1.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二、新课 二战后,在苏联的影响下,欧亚一系列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国家由一国变为多国,社会主义力量在发展壮大。 1949年,苏联、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 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是由前苏联组织建立的一个由社会主义国家组成的政治经济合作组织。评价: 苏联通过经互会帮助东欧国家克服了战后经济困难,但也利用经互会将各成员国的经济纳入苏联计划经济的轨道1949年10月2日,新中国和苏联建交。苏联是第一个承认并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1)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苏联就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这对新中国是很重要的支持。 (2)1950年,中苏缔结了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加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新中国掀起了学习苏联的热潮(计划经济)1950年,中苏两国政府正式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2.苏联的发展与改革1953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开始改革留下了世界一流的军事强国和政治大国的辉煌,也留下了制约苏联进一步发展的政治经济桎梏。政治上:批判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在揭露和批判个人崇拜上有重大意义,但全盘否定斯大林的做法引起思想混乱,对苏联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 1956年,苏共二十大《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影响(或评价) 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经济政治体制。经济上:发动垦荒运动;发展饲料生产,广种玉米;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改行收购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年代里,没有一位世界领袖人物的成败能像赫鲁晓夫的成败如此急剧地和决定性地改变历史的进程。” ———尼克松黑白相间的墓碑 毁誉参半的一生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年)内容:推行“新政策”,要求加速科技进步、完善经济管理体制和加强经济刺激。影响:改革仍然没有从根本上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国民经济呈现出畸形发展状态:重工业居世界首位,常规武器、核武器和航天技术同美国抗衡;但轻工业和新兴产业落后;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成为苏联经济的痼疾。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年)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内容:开始实施加速经济改革的方案,但总体效果仍然不佳。 转向政治体制改革,取消苏共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倡导“公开性”和“政治多元化”。 1. 背景、原因使人们的思想发生混乱,无政府状态蔓延,局势迅速失控。各加盟共和国的分离趋势也随之加剧。 国民生产总值,1981—1985年间增长19.5%,年均增长率为3.9%。而1986—1990年间仅增长13.2%,年均增长率下降为2.6%,1990年下降2%,1991年下降幅度高达17%。 ———李垂发《经济状况越来越糟》物资匮乏的苏联:排起抢购长龙1991年8月19日凌晨,正当新联盟即将签署之际,8名苏联高级官员组成“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试图“使国家和社会尽快摆脱危机”。副总统宣布总统戈尔巴乔夫因健康原因无法履行职权,总统职务由其代为行使,军队开入莫斯科。在西方国家支持下,苏联加盟共和国的俄罗斯联邦总统叶利钦宣布接管俄罗斯境内的全部苏军,指责副总统等违背宪法,并要求军民反对政变。在国内外压力之下,历时不到60个小时,政变遂告失败。但此后,苏联形势却急转直下,叶利钦及其支持者迅速掌握国家大权直至苏联完全解体。八一九事件1991年12月21日,苏联的11个加盟共和国共同签署了建立“独联体”的《阿拉木图宣言》,苏联初步解体。解体含义: 苏联分裂成多个国家;社会主义制度被资本主义制度取代。 解体实质: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化。影响:标志着冷战(1947-1991)的结束和两极格局(1955-1991)的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