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793036

五年级下册语文-10 青山处处埋忠骨 作业课件(共16张PPT)

日期:2024-06-03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88次 大小:31199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五年级,下册,语文,青山,处处,埋忠
  • cover
课件16张PPT。第四单元10 青山处处埋忠骨 1. 下面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2. 看拼音,写词语。(   )(   )(   )(   )(   )nǐ dìnɡ duàn liàn bēn fù tè shū qiān zì拟定锻炼奔赴特殊签字3. 下面句子中画线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1)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 改成陈述句 :       ? (2)写一写“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意思。        ?4. 根据提示完成下面的句子练习。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青山到处都埋葬着忠诚战士的尸骨,又何必要用马的皮革把尸体裹住运回家呢?  ??5. 读句子,回答问题。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这次怎么会…… (1)上面的句子写的是毛主席的(  )。 A.心理活动  B.语言  C.神态  D.动作 (2)句中的“……”省略了哪些内容呢?请试着写一写。 ?A这次怎么会牺牲呢?难道我不能再见到他了吗?我的好儿子呀!多么希望再看一看你!  ??6. 课文传真。(1)课文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写了收到电报,        ;第二部分写了作出抉择,        。毛主席的抉择是通过诗句 “          ,         ———体现出来的。?极度悲痛葬在朝鲜青山处处埋忠骨 何须马革裹尸还(2)课文中的毛泽东既有常人的情感,也有伟人博大的胸怀,他博大的胸怀是通过哪件事情体现出来的? (  ) A.收到电报后,在卧室里回忆有关岸英的往事。 B.听到秘书的话时,仰望天花板,心情悲痛。 C.想见一见岸英的遗骨。 D.作出批示,把岸英安葬在朝鲜。D7. 快乐阅读。到 期 归 还 毛泽东主席闲暇时,喜欢欣赏、临摹名家碑帖,书法造诣很高。他的行草遒(qiú)劲奔放,自由洒脱,自成一家。 有一次,毛主席听说黄炎培先生收藏了一本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真迹,兴奋极了,(  )地要借来看看。黄炎培当然舍不得将真迹轻易外借,可是毛A主席要借,他不好意思拒绝,于是就和主席讲好:只借一个月,到期归还。字帖借出去后,黄炎培心里老惦记着这件事。要知道,王羲之的真迹可是世间罕有哇! 好不容易过了一个星期,黄炎培就给毛主席的警卫室打电话,询问主席是否看完了字帖。值班警卫员很有礼貌地告诉他还没有。 过了两天,黄炎培又打电话询问,警卫员告诉他,主席还在看,看完了会立刻把字帖给他送去。可黄炎培总是感到心里不踏实。 又过了几天,黄炎培实在忍不住了,就直接把电话打到了主席那里。电话里,他先讲了一些其他事情,转了半天圈子,才说:“主席,我……那本王羲之的字帖……您看好了吗?” 毛主席接完电话,不禁笑起来,对身边的人说:“他可是个急脾气。难道还不相信我吗?讲好了一个月归还,如果到期不还,那是我失信;可是现在期限还没到,他就来催要,那是他不守信用了。” 话虽然这么说,其实毛主席很能理解读书人(  )的心情,他自己对书也是百般呵护的。战争期间,毛主席转战南北,曾经舍弃了许多物品,他的藏书却舍不得丢掉。所以,他对黄炎培催要字帖的事并不介意。C 一个月的期限到了,毛主席亲手把字帖包好,让警卫员给黄炎培送去,并叮嘱道:“一定要尽快送到黄先生手上。”再说黄炎培,他为自己先前的做法有点儿不安,就又打来电话,说:“主席如果还想看,不妨再多看几天。” 警卫员立刻把黄先生的话转告主席。毛主席却说:“谢谢他的好意,还是把字帖送去吧!讲好了一个月就一个月,做任何事情都要讲信用。” (1)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文中的括号里。(填序号) A.迫不及待  B.迫在眉睫   C.爱书如命  D.惜时如命 (2)画横线句子中的省略号表示(  )。 A.说话内容的省略 B.说话断断续续 C.列举的省略 D.说话内容意思的转折B(3)毛主席说的“失信”指     ,“不守信用”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