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794729

2020届二轮专题卷语文综合检测(10)含答案

日期:2024-05-0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4次 大小:14704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20届,二轮,专题,语文,综合,检测
  • cover
2020届二轮 专题卷 综合检测(全国卷用)   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对农事劳动的文学描写古已有之。西方有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的《农事诗》传世,中国的《诗经》中相当数量的农事劳动描写则开启了这一源头。而当下,它正面临断流的危机,传统的劳作方式不断被取代,被遗弃,传承了几千年的农耕文化模式正经历分崩离析的痛楚。 纵观现当代乡土文学,其中所写的农事劳动可谓范围广、种类繁多,农事劳动是前工业时代最重要的符号和标志。而今,随着传统农业的萎缩凋敝,大量的农事劳动也渐渐退出或已经退出历史舞台,因而在当下重读那些忠实记录、描写了农事劳动的乡土文学已多少带有挽歌的性质,它们不仅仅具有文学意义,还将越来越具有独特的历史文献价值。 在农业社会里,农事劳动不仅是养家糊口、安身立命必需的手段和方式,也蕴含着农耕文明特有的价值立场、审美维度、情感方式。在农村,人们判断一个人的好坏,最主要的参照标准不是道德层面而是实用价值,即他(她)在生产劳动上的表现。确实,农村中的劳动好手、能手,就能受人敬重。乡土作家在写到这类角色时,往往会抑制不住地流露出赞美的情感倾向。 崇尚劳动的价值标准不仅渗透进乡土世界的价值观中,也深深影响着农村的审美观念。“美”往往是与劳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孙犁的《荷花淀》开头写月光下水生嫂坐在院子里编苇席的劳动场景。这种审美观,完全是以实用性、功利性为内在基础的。每一种传统的劳作方式都是经过长期劳动实践的检验而一辈辈传承下来的,其中凝聚起了很多无形的东西,诸如家族情感、民风习俗、人际交往、审美维度等等,但时代在用更新更先进的手段取代那些古老传统技艺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地改变甚至是埋葬着附在其上的文化基因。 在传统农事劳动日益式微的同时,附着于其上的宗法制乡村的人事交往、风俗传统也必然不可避免地发生变化。在这里,劳动已不仅仅是为了生产,还在一定层面上承担着人际交往、促进情感联络的特殊功能,这在重血缘、地缘关系的宗法社会中是极为重要的。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土地进入城市,传统的人情习俗实际上也被割裂,金钱至上、人情淡漠、道德异化等诸多问题已成为制约新农村发展的严峻问题。 但是不论社会如何转型发展,农事劳动所担负的生产粮食以供养人类的基本职能是不会改变的,它将在现代技术的推进下改变形式继续存在,乡土文学也会持续地予以文学性的观照,这是毋庸置疑的。 (摘编自农为平《乡土文学中即将消逝的农事描写》)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西方和中国在古代都有对农事劳动的文学描写,但当前中国这方面的描写却已经断流。 B.能够忠实记录、描写农事劳动的现当代乡土文学会越来越具有独特的历史文献价值。 C.家族情感等文化基因附在古老的传统技艺之上,但它们会随着时代变化最终消失。 D.传统农事劳动与现代农事劳动,形式不一样,它们的基本职能当然也就会不相同。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项,“但当前中国这方面的描写却已经断流”判断不当,文中有“它正面临断流的危机”的信息,说明目前还没有断流。C项,“但它们会随着时代变化最终消失”以偏概全,文中有“也在不知不觉地改变甚至是埋葬着附在其上的文化基因”的信息,还有一种“改变”的情况存在。D项,“它们的基本职能当然也就会不相同”分析不当,文中有“农事劳动所担负的生产粮食以供养人类的基本职能是不会改变的”的信息,这说明两者的基本职能是相同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从古代文学有农事活动的描写导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