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803180

人教版必修一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教案

日期:2024-04-30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88次 大小:2969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人教,必修,23课,新中国,初期,外交
  • cover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课标要求】 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结合中国近代历史和建国初期的国际环境,理解我国外交政策的制定。提高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探究新中国独立自主外交与旧中国屈辱外交的根本区别。加深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的方针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对比新中国和旧中国实行的不同外交政策,掌握比较历史问题的方法。 (2 )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基本方针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 (3) 通过认识新中国成立初期所取得的外交成就,掌握综合归纳历史事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独立自主是新中国外交的根本方针,它贯穿于新中国外交的各个领域。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它是新中国为国际关系正常发展做出的贡献。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意义。 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他成为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出发点。这一政策以保障本国领土主权完整、维护国际的持久和平与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政策为基本原则。教材中对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过程有较为详细的介绍,其意义则在于:首先,它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为打开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其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主张国家不分大小、社会制度异同,一律平等,和平共处。这使它成为国际关系的普遍准则。 难点:建国初复杂的国际环境对制定外交方针的影响。 新中国建立之初,两大阵营处于对立和激烈斗争状态,再加上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外交孤立的政策,所以使得新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基本方针表现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随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中国的外交政策逐渐走向成熟。 三、教学内容安排(1学时) 第一目“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教学要点: 1 制定外交政策的背景。 2 毛泽东主席在新中国成立那一天向全世界宣告的建交原则,是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最明确表示。 3 建国初我国外交工作的基本方针所包含的主要内容,也是这一目的核心问题。课本逐条解释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的含义。 4 新中国冲破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的孤立政策,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交。其中最突出的成就———1949年12月至1950年2月,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赴苏访问,并同苏联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取代旧中国同苏联签订的、有损中国权益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第二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教学要点: 1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经过、内容的准确表达; 2 重点指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事务中产生的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3 第三目“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教学要点: 1 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政府的积极外交活动和成就———参加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并发挥积极作用,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2 面对帝国主义对会议的干扰破坏,及与会国之间的矛盾分歧错综复杂的情况,周恩来鲜明地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呼吁各国撇开分歧,加强团结合作。这为会议的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我国建立和加强同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创造了条件。 四、教学方法和学习指导策略 1、导入新课 提问:你了解的旧中国外交上的屈辱表现有哪些? 教师总结,创设情境,提供图片材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