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839561

2020年人教版语文中考专题复习—《记承天寺夜游》课件(16张ppt)+练习

日期:2024-05-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4次 大小:64329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0年,ppt,16张,课件,记承天寺夜游,人教
    五、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近10年安徽中考未考查】 赏析评点 第一层( 前三句 ):寻友夜游。以记叙为主,交代了时间、地点和夜游原因。 第二层( 第四句 ):写景,绘庭中夜色。以高度凝练的笔墨描绘出庭中月光的清澈透明。 第三层( 后三句 ):月下感怀。惋惜无人赏月,就此转入议论。 “闲人”是点睛之笔。 ?选自《苏轼文集》卷七十一。承天寺,在今湖北黄冈南。苏轼( 1037—1101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 今属四川 )人,北宋文学家。此文写于作者贬官黄州期间。 ?〔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元丰,宋神宗赵顼( xū )年号( 1078—1085 )。 ?〔念〕考虑,想到。 ?〔张怀民〕作者的朋友,当时也贬官在黄州。 ?〔相与〕共同,一起。 ?〔中庭〕院子里。 ?〔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藻、荇( xìng )〕均为水生植物。 ?〔盖〕大概是。 〔但〕只是。 〔耳〕语气词,相当于“罢了”。 一、内容主旨 全文着一“闲”字,表达的感情微妙而复杂,被贬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作者对澄澈透明而美妙的月色作了生动形象的描绘,透露出被贬后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也含蓄地表达了对“忙人”( 朝廷官员小人 )的鄙夷与讽刺。 二、结构图解 三、写作特色 1.叙事、写景和抒情有机结合。 2.妙用比喻写景。作者用“积水空明”四字来比喻庭院中月光的清澈透明,给人以一池春水的静谧之感;用“藻、荇交横”四字来比喻月下美丽的竹柏之影,具有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这两句映照出作者光明磊落、胸无尘俗的襟怀。 1.纪年法。 【帝王年号纪年法】即采用帝王的年号纪年,始于汉武帝时期。如: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2.文体知识。 【小品文】一种寓有抒情意味和讽刺性的短小散文。古代许多带有强烈感彩、语言优美生动的序、跋、记传、书信等,都可以算作小品文。它起源于秦汉,盛行于晚明。小品文短小灵活,简练隽永,具有议论、抒情、叙事的多重功能,偏重于即兴抒写零碎的感想、片断的见闻和点滴的体会,如《记承天寺夜游》《湖心亭看雪》等。 一、重点字词句梳理 1.重点词语解释 ( 1 )月色入户   入: 照进 ? ( 2 )欣然起行 欣然: 高兴的样子 ? 行: 行走、走动 ? ( 3 )怀民亦未寝 寝: 睡觉 ? ( 4 )相与步于中庭 相与: 共同,一起 ? ( 5 )庭下如积水空明 空明: 形容水的澄澈 ? ( 6 )水中藻、荇交横 交横: 纵横交错 ? 2.古今异义 ( 1 )念无与为乐者 ( 2 )盖竹柏影也 ( 3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至少划1处 ) ( 1 )念/无与为乐者 ( 2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 3 )庭下/如/积水空明 ( 4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4.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1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译文:( 这时 )月光照进门里,( 我 )高兴地动身出门。 ( 2 )念无与为乐者。 译文: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 ( 3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译文:张怀民也没有睡觉,( 于是我们 )一起在院子里散步。 ( 4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译文:( 月光照在 )院子里,如积水一般空明澄澈,水中的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二、理解性默写 1.作者夜游承天寺的原因是“ 念无与为乐者———。? 2.文中表现作者的兴奋和喜悦之情的句子是“ 欣然起行———,它与“解衣欲睡”一句相照应,显得一起一伏,一活跃,一沉闷。? 3.文中描写月光澄澈的一句是“ 庭下如积水空明———。? 4.文中表达作者微妙复杂的感情的主旨句是“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三、课文内容探究 ( 一 )理解文章内容 1.全文以“ 月光———为线索,依据作者的行踪,以诗的笔触描绘了一幅 夏夜月光( 月下美景 ) 图,创设了一种 清冷静谧 的意境,表达了作者 旷达 的心境。? 2.本文作者是如何巧喻月色的?表达了怎样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