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枢密韩太尉书》 教学目的 1、 学习作者高远的志向和养气为文的做法。 2、 学习本文新奇的立意和巧妙的构思。 3、 反复诵读,体会本文的“气”和“势”。 教学重点 1、 理解养气与为文的关系。 2、 领略本文“言在此,而意在彼”的精妙。 3、 反复诵读,体会本文疏荡和跌宕的文势,背诵课文第1、2段。 教学方法 1、 探究式学习方法。 2、 比较法。 3、 开展诵读竞赛,在诵读中体会本文的立意高远、洒脱不羁。 (朗读录音带;投影仪;其它教具。)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1、 导语。 我们都非常熟悉大文学家苏轼,他的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唱出了中秋之夜对胞弟苏辙的思念,也唱出了天下所有人美好的心愿。苏轼、苏辙和他们的父亲苏洵,同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堪称文坛佳话。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苏辙十九岁时写下的一篇佳作———《上枢密韩太尉书》。 2、 解题。 苏辙,字子由,号颖滨遗老,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辙博闻强记,勤奋好学,少年时即显露出出众的才华。 枢密,指枢密使,官名,掌管军政大权。韩太尉,韩琦,时任枢密使。 当年,苏辙考中进士之后,未得见身居要职、诗文并擅的韩琦,就写下了这封才气横溢的自荐信求见。苏辙写信时年方十九岁,涉世未深,怎样才能说动名满天下的韩琦呢?聪明的苏辙从作文之道入手,巧妙的把求见之事纳入到切磋为文之中,这就使苏辙的求见显得含蓄而高雅,这不能不让韩琦对这位初出茅庐的后生刮目相看。 苏辙在文中提到的“养气说”,强调后天实践对文学创作的重要性,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的文学理论,九百年来,这篇佳作一直传诵不衰,身受人们喜爱。 3、 研习课文。 1、 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思路。 (1) 请学生自读课文,扫除字词等障碍。 汩没 恣观 宫阙 仓廪 苑囿 翰林 恃 惮 嵩 (2)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请学生边读边思考课文每一段的主要内容。 学生讨论后明确: 第一段主要阐述自己的文学主张———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以孟子、司马迁为例佐证) 第二段写实践自己文学主张的情况。 第三段进一步申述自己想见韩琦的愿望。 第四段重申“生好为文”的志气,并以求教之语作结,含蓄得体。 2、 具体研习。 (1) 结合课文和自己的实际,谈谈对“气”的理解。 学生讨论,教师明确: 文中的“气”当指胸襟气度,识见情趣,文学阅历等。 引申:我们在平时的写作实践中,应该大量涉猎好的作品,广泛接触社会、自然,积极主动地思考感悟,从养气入手,方是根本之道。 (2) 作者的目的是求见韩琦,可为什么要从为文治学落笔? 学生讨论,教师明确: 为的是给求见涂上高雅之气,让韩琦在赏识苏辙出众才华的同时,享受被仰慕被盛赞的欣悦之感。这样,非但没有丝毫的庸俗之感,反而让人觉得其请求是那样的堂堂正正、合情合理,那样难以拒绝。 (3) 声情并茂地朗读全篇,体会文章“疏荡”“有奇气”的风格,并让学生背诵第1、2段。(在诵读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3、 欣赏品味。 (1) 诵读第二段,品析语言。 “决然”———写苏辙远游时的果断洒脱英气勃勃。“恣观”———写作者徜徉于名山大川的沉醉状态。“慨然”———传达作者追怀往古、苍凉慷慨的情怀。(品析词语,用替换词语的方法让学生在比较中体会。) (2) 诵读第三段,提问:第三段怎样表达想见韩琦的强烈愿望? 学生讨论,教师明确: 说为学之道,要扩大阅历和见闻。用“于山”、“于水”、“于人”之“己见”衬托“犹以为未见太尉”,趁势把想见韩琦的原委和目的委婉道出。至此,在前文充分蓄势的基础上,把太尉摆在名山大川、文坛盟主之上,把敬仰之情、急于求见之态写到了极致。 4、课堂练习。 (1)苏辙用什么方法打动韩琦的心?这对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