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855936

第2课俄国的改革 课件(24张PPT)

日期:2024-05-11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8次 大小:552316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课,俄国,改革,课件,24张,PPT
  • cover
(课件网)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农村中小学教职工队伍状况调查报告 调查对象:山东省沂水县高桥镇中小学(含幼儿园)在职教职工 调查时间:XX年11月4日———14日 调查人:刘李姚 高桥镇教育概况 高桥镇位于沂水县城北20公里处,全镇现有66个村,人口万人,总面积120平方公里。XX年国民生产总值亿元,农民人均收入元。全镇共有国办初级中学1处,完全小学8处,教学点2处,幼儿园4处。其中高桥初中为省级规范化学校(全县乡镇初中唯一一处),另有两处市级规范化小学, 6处县级规范化小学,1处市级示范化幼儿园。现有在职教职工352人,在校中小学生及幼儿4633人。该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教育教学质量稳居全县前列。 现将我们调研的具体情况据实汇报如下: 一、年龄状况 全镇在职教职工的平均年龄岁,其中小学教职工(含幼儿教师)平均年龄岁,初中教职工平均年龄岁。从年龄上看,全镇教职工正处于年富力强的鼎盛时期,这与我们调查前的预测相去甚远。 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一是该镇实行男55岁,女50岁 内退政策(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二是相当一部分教职工呈现出生物年龄未老,而心理年龄早衰的景象。三是教职工年龄差距较大,全镇45岁以上            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盛行农奴制,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农业和手工业主要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 (1)改革的背景: 一、彼得一世改革 (2)目的:向西方学习,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3) 改革的主要内容 政治方面 军事方面 经济方面 文化教育 社会习俗    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    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 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 提倡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4) 改革的影响 积极影响 消极影响   ①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②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在彼得一世的统治下,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彼得一世的改革是在加强农奴制基础上实行的,俄国的经济基础没有改变。这决定了俄国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国家。彼得一世改革的性质是自上而下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 3、彼得一世的对外扩张 1700年-1721年,俄国在与瑞典的战争中获胜,夺取了波罗的海的出海口。   知识拓展 波尔塔瓦会战是俄国沙皇彼得大 帝的军队与瑞典国王查理十二世的军队于1709年6 月28日(一说7月8日)所发生的一场战争,是大北方 战争中最著名的战役。俄军的决定性胜利终止了瑞 典成为欧洲列强的时代。  “俄国需要的是水域。”这句话成了他(即彼得)一生的座右铭。 ———马克思 波尔塔瓦会战 俄罗斯的对外扩张 15一18世纪俄罗斯疆域的扩张图 彼得一世改革前的俄国形势(16世纪末) 15世纪莫斯科公国统一了俄国;16世纪俄国开始向外扩张,占据了西北利亚;18世纪初期,俄国打败瑞典,夺取了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建立起地跨欧亚的帝国。 4、营建新都———圣彼得堡:是彼得一世对外战争的产物,也是他西化改革的象征。 圣彼得堡始建于1703年,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市名源自耶稣的弟子圣徒彼得。 1712年彼得大帝迁都到彼得堡,一直到1918年的200多年的时间里这里都是俄罗斯文化、政治、经济的中心。1924年为纪念列宁而更名为列宁格勒,1991年又恢复原名为圣彼得堡。 位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在伊萨基辅大教堂与涅瓦河之间,有"十二月党人"广场  广场中央矗立着彼得大帝的纪念碑,这就是著名的"青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