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876317

【2020统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1 古诗三首 导学案

日期:2024-06-0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学案 查看:90次 大小:112989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020,统编,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
  • cover
1 古诗三首 课题 古诗三首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认识“鸳、鸯”等6个生字,会写“融、燕”等13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绝句》。 3.能借助注释和插图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出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想象诗句的意境,说出诗中描绘的景象。 课前准备 1.准备字卡、词卡,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了解写春天的古诗有哪些。(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创设情境,质疑引趣(用时:4分钟) 1.播放音乐《春天在哪里》。 2.引导学生交流听到了什么内容。 3.启发学生思考:春天里还有什么? 4.这节课学习两首与春有关的古诗:《绝句》《惠崇春江晚景》。 5.组织学生交流杜甫、苏轼的资料。 1.边听音乐边想听到的内容是什么。 2.小组内交流听到的内容。 3.班级内讨论交流:春天里见到的景物。 4.全班交流诗人的生平及作品。 1.从熟悉的歌声中走进春天,开启春天的探寻之旅。 2.引导学生了解诗人,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用时:10分钟) 1.范读古诗。 2.引导学生自由朗读古诗,一边朗读,一边注意圈画出的生字,巩固课前预习成果。 3.组织学生展开合作学习,集中识记本课生字,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认读生字。 (2)针对难读的字展开集体认读活动,共同巩固字音。 (3)引导学生展开识字方法的交流活动。 4.检查词语、古诗的朗读情况,巩固字音。 1.认真倾听老师的范读,体会诗中春天的美景。 2.朗读古诗后,圈出生字仔细辨别,借助识字表读准字音。 3.小组互学生字: (1)认读生字,纠正字音。 (2)组内交流: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识记“鸳、鸯、崇”;运用拆一拆的方法识记“惠”;运用比一比的方法识记“豚”(豚—逐—啄)。 4.全班开火车读词语。 5.点名读古诗,读通、读顺。 1.识字教学是重点,教师要引导学生细心观察,运用多种方法反复认读。 2.教师要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让学生自己交流识字方法。 3.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能力,在倾听中巩固字音。 三、品诗感悟,熟读成诵(用时:14分钟) 1.组织学生默读课文,思考问题:给每首古诗标出停顿。 2.组织学生有节奏地朗读古诗。 3.组织学生学习古诗《绝句》。 (1)诗中描写的是什么季节? (2)从诗中的什么地方知道描写的是春天? (3)说说词语、诗句的意思。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5)根据诗意,想象画面,说出诗中描写的景象。 (6)尝试背诵古诗。 4.组织学生学习古诗《惠崇春江晚景》。 (1)出示“春江晚景图”与古诗,找出相对应的内容。 (2)组织学生结合搜集到的资料进行交流,学习词、句。 (3)引导学生找出诗中写景的句子、作者联想的句子。 (4)组织学生交流整首诗的意思。 (5)尝试背诵。 (6)组织学生交流:留下深刻印象的景色有哪些? (7)引导学生为诗配画或做美文积累卡。 (8)组织学生进行展示、交流。 1.同桌互读古诗,尝试标出停顿。 2.组内交流如何有节奏地读古诗。 3.学习古诗《绝句》,思考并交流: (1)描写的是春天。 (2)能感受到春天的词:迟日(春日。)春风、花草、泥融、燕子、暖。 (3)结合搜集的资料及读书情况,交流词语、诗句的意思。 (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互相听读。 (5)根据自己对诗意的理解,说出诗中描写的景象。 (6)反复练读、背诵古诗。 4.学习古诗《惠崇春江晚景》。 (1)认真观察图画,朗读古诗,找出诗与画中的对应处。 (2)结合手中的资料进行交流,弄懂词、句的意思。 蒌蒿:多年生草本植物。 芦芽:芦苇的嫩芽。 河豚:一种肉味鲜美的鱼,有毒性。 (3)写景:前三句。联想:第四句。 (4)结合刚才的交流,梳理整首诗的意思。 (5)组内练读,背诵。 (6)交流印象深刻的景色。 (7)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配画或制作积累卡。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