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89804

第二节 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学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68次 大小:2240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第二,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学
  • cover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二节 生物学的研究方法 学习目标: 1.分析和讨论“巴斯德实验”过程,概述科学探究的大致过程和研究方法。 2.明确“控制实验变量,设计对照实验”是实验成功的关键,并有兴趣参与课堂探究活动,愿与同伴合作。 3.能从观察的现象中发现问题,设计一些简单实验。逐步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 4.了解科学家的工作方法和思维方法,体会科学家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锲而不舍、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课时安排: 1课时 预习导学: 1.法国生物学家 设计了 ,改进了实验用具,以巧妙的探究方法证明了自己的假设“肉汤变酸是微生物引起的,这些微生物来自于空气”。 2.探究成功的前提是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_____,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_____;探究成功的关键是制定出恰当的科学探究_____。 3.探究计划包括_____和_____,以及所需要的_____、_____等。 4.可供生物学探究采用的方法有很多,如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多种探究方法并用。 5.生物科学探究过程大致包括以下六个环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观察法是在_____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_____和_____,用自己的_____外加_____,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地_____、_____和_____,以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 7. 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_____和_____,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_____和___ __、__ _,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 合作*探究*交流: 1.巴斯德冥思苦想,终于设计、制作出了一种只让天然空气进入,而空气中的微生物不能进入的仪器(即著名的“曲颈瓶”),彻底打败了自生论者。下面,请同学们观察巴斯德设计的曲颈瓶,并分析巴斯德的实验是如何证实“空气中的微生物进入肉汤使肉汤变酸”这一假设的? 2.认真分析巴斯德的实验过程,分小组讨论课本P7出示的5个问题,由小组代表发言回答问题。 3.归纳总结出科学探究的六个环节,六个环节之间有什么关系?可供生物学探究的方法还有哪些? 当堂检测: 1.肉汤变酸是由微生物引起的,这些微生物来自于空气。这一假设的成立是由( )证明的。 A.达尔文 B.巴斯德 C.施莱登 D.施旺 2.巴斯德的成功之处在于他改进了( )。 A.实验条件 B.实验器具 C.实验材料 D.实验步骤 3.科学家想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会采用什么方法?( ) A.实验法 B.测量法 C.调查法 D.观察法 4.分配给你一个科研项目,测定一种水生植物(金鱼藻)的光合作用的速率是否受二氧化碳的影响,该植物在加有二氧化碳的瓶中生长,释放出气泡.这个研究项目的目的对照应该是( )。 A.将同一装置放在暗处 B.比较没有加入二氧化碳时的气泡产生情况 C.比较水温升高时,气泡的产生情况 D.用一个较小的玻璃瓶 5.你能否设想一下,如果当时烧瓶中的肉汤在巴斯德打断曲颈瓶前都变酸了,巴斯德会如何处理以后的实验? 拓展延伸: 1.巴斯德认为,肉汤变酸是微生物引起的,并证明这些微生物来自空气,他成功的关键是( )。 A.运气好 B.动脑设计了曲颈瓶 C.观察时认真 D.实验用具好看 2. 在进行实验研究时,为了增强实验的说服力,一般还应同时设计(  )。 A.分组实验 B.重复实验 C.独立实验 D.对照实验 3.进行实验方案设计时,为了排除其它因素的干扰,使影响实验效果的因素的作用能准确明显地表现出来,一般都只考虑( )。 A.单个变量因素 B.二个变量因素 C.多个变量因素 D.综合因素 4.如果在做实验时得到的结果与假设不一样,你不应该做的是( )。 A.修改假设,让它与结果一致 B.修改实验数据,让它与假设相符 C.检查过程是否有问题,重新把实验做一次 D.检查过程都没有问题,相信结论是正确的 5.分析下面的实验并回答问题: ①把相同大小的两块鲜肉分别放在完全相同的甲、乙两个广口瓶中(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