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6917026

7、钻木取火 教案

日期:2025-10-04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00次 大小:129298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钻木,取火,教案
  • cover
7.钻木取火 【教学内容】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七课 【教材分析】 钻木取火是最古老的取火方法,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利用自然的见证。对于学生来说,钻木取火的故事学生通过多种媒体已有所了解,但其中蕴含的科学道理,许多学生没有细致的探究。本课是在上一课探究了机械能内部动能、势能相互转化的基础上,以古人钻木取火的故事为切入点,组织学生研究钻木取火的道理,进一步认识机械能与其他能的转化,使学生会用简单的器材做“摩擦生热”的模拟实验,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学情分析】 1.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经过了3年多的科学课学习,他们已具备了一定的科学探究的能力 。本课摩擦生热的探究活动,操作安全,难度适中,材料易得,适合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2.学生对实验现象的描述偏向于表面化,教师应指导学生深入观察,去发现实验的本质特点。 3.在学习过程中,要关注那些平时动手能力比较弱的学生,鼓励他们大胆动手,勤于思考,敢于质疑,使他们积极参与到整个探究活动中,而对那些动手能力强的学生,要积极引导他们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在动手操作中养成善于争鸣,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这样各类学生都能有所收获,提高和发展。 【教学目标】 1.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钻木取火的原理作假设性解释;根据实验材料能自主设计探究方案。在实验探究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质疑能力。 2.知道钻木取火的道理;认识到机械能可以转化为热能。 3.学生在课堂上能主动参与,善于合作,能够听从别人的不同意见。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钻木取火的道理,认识机械能与热能的转化。 难点:设计实验探究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的道理。 【教具、学具】 教师准备:砂纸、铁丝、铁钉、手钻、绳子、火柴、有关钻木取火的图片、视频或文字资料等。 学生准备:学生课前搜集有关钻木取火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师活动】教师出示火柴、打火机、煤气灶等物品或图片。 谈话:同学们认识它们吗?今天我们可以借助这些物品,轻松的把火带进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了火我们才能吃上热气腾腾的饭菜。可是在远古的时候还没有发明这些物品,人们又是怎样取火的呢? 【学生活动】学生认真倾听思考,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回答。 预设学生回答:闪电、火山喷发…… 【教师活动】视频引思:火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有一种取火的方式从远古一直传承到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教师播放“钻木取火”视频(视频截图如右图所示)。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 【教师活动】他们是经过什么方式取火的? 【学生活动】钻木取火。 【教师活动】“钻木取火”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今天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探究“钻木取火“的秘密。 板书课题:钻木取火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丰富学生对古人钻木取火的认知,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教师对钻木取火的介绍,既能消除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距离感,又认识到人类智慧的伟大,进行情感教育。】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1.对“钻木取火”进行猜测。 【教师活动】谈话引导:为什么通过钻木取火的方式就能取到火(出示图片),它背后蕴含了什么科学道理?同学们大胆猜测一下,谈一谈自己的观点。 【学生活动】学生小组交流猜测。 【教师活动】组织引导:引导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钻木取火的资料,了解其中的道理。 【学生活动】学生小组交流、分享课前搜集到的相关资料。 【教师活动】引思质疑:生活中有没有类似摩擦生热的例子呢? 【学生活动】学生进一步交流。(挖掘学生的生活经验:冬天搓一会儿手,就觉得手很热乎。玩滑梯时,屁股感觉很热,就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