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铁生锈 【教学内容】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 【教学目标】 1.能仔细观察生锈的物体,初步感知铁生锈这一现象,知道铁锈是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2.能根据问题进行假设,能设计实验研究铁生锈与环境的关系,探究出铁生锈的条件,知道铁生锈的原因,认识铁生锈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了解防止铁生锈的方法。 3.能坚持记录铁生锈的过程情况,会分析、整理自己记录的数据。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探究在什么情况下铁制品容易生锈。 难点: 设计有控制变量地探究性实验,并能坚持观察、记录。 【教具、学具】 学生准备: 瓶子、油、醋、盐、铁制品(生锈的和没有生锈的)、小苏打、筷子等 教师准备: 生锈较严重的铁制品、有关课件、视频、放大镜、磁铁。 【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教师检查学生带来的含有金属铁的物体,让学生先拿出生锈的物体放在桌子上面。 2.教师出示自己准备的生锈较严重的铁制品。以小组为单位发给学生。 学生初步观察这些生锈的铁制品。 根据学生初步观察师生共同带来的生锈的物体。 师生小结:这些物品都有一个共同点:都生了锈,我们说铁生锈了。 教师出示课件:7、铁生锈 3.提出问题:你还在什么地方见到过哪些物体生锈了?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自由回答。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有重点地进行板书。如比:马路上铁栏杆会生锈、厨房里的菜刀会生锈、自来水管道会生锈、教室里的扒叉生锈等。 4.教师出示课件:一个生锈的推拉门、铁链、锈迹斑斑的铁制品等。 5.学生提出问题:铁为什么生锈?或铁生锈是怎么回事? 6.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研究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检查学生课前准备情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督促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要提前做好课前的准备。同时,教师准备了一些典型的生锈的铁制品以小组为单位发给学生,一方面弥补了学生材料的不足,另一方面为学生能观察清楚“铁锈“奠定基础。再者,学生发现有这么多的生锈的铁制品(创设了情境),也会产生好奇心并产生疑问,铁生锈是怎么回事?我要探究。】 二、小组学习,自主探究 1.观察“铁锈”的特征。 教师:为了探究铁为什么会生锈,我们先来了解有关“铁锈”的特征等知识。 学生拿出桌子上的生锈的物品进一步观察,并和没有生锈的铁制品进行比较,有什么不同? 教师提出观察要求: (1)教师强调:把这些生锈的铁制品放在托盘里。观察时还要注意卫生。观察完,请把产生的垃圾倒进垃圾袋里。 (2)根据观察物体的方法(主要看颜色、光泽、硬度等)进行观察。(教师可准备放大镜及磁铁,以备学生使用)。 (3)看有什么发现?做好记录。 没有生锈的物品 生锈的物品 颜 色 光泽 硬度 是否易脱落 学生分成 4人一组进行观察,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进行汇报、交流。 小结:铁制品生锈的部分叫铁锈。它是暗红色疏松的物质,容易剥落,它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的物质。 【设计意图: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认识铁生锈这种现象,通过观察并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交流铁锈特征,知道铁锈是不同于铁的新物质,并在交流的基础上产生新的问题--铁生锈的原因。】 教师:今天我们以铁钉为例,研究铁钉生锈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铁钉为什么会生锈呢?大家大胆猜测一下。 2.猜测:铁钉生锈的原因 提出问题:铁钉生锈与哪些因素有关系?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猜想。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进行猜想,在学生汇报交流中教师选择有共性的猜想板书,让学生进行预设及探究。 预设1、铁钉生锈可能与水有关系。 学生交流日常生活中的发现 ,如天气潮湿时,看到铁制品生锈了,自来水管生锈了,被雨水淋过的健身器等生锈了,淋雨后的自行车圈生锈了。教师及时跟进指导判断。 讨论:这些铁的物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