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6927804

青岛版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 第11课 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教案

日期:2025-09-27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6次 大小:50835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运动,物体,青岛,小学,科学,六年级
  • cover
11.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教学内容】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十一课 【教学目标】 1.能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认识物体的惯性;能通过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了解生活中更多的惯性现象;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能表示自己的研究结果。 2.在实验探究过程中,体验合作的愉快,能利用掌握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惯性现象。 3.知道物体具有惯性,知道什么是惯性;会用惯性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合作交流中,知道物体具有惯性,进一步深化惯性的概念。 教学难点:探究物体具有惯性的过程并加以描述,会用惯性的知识解释生活中有关惯性的现象。 【教具、学具】 学具准备: 每组:象棋子、尺子、钢笔帽、纸条、棉花、鸡蛋、杯子、小车模型、木块等。 教师准备:硬币、杯子、卡纸以及汽车急刹车时和突然开动时的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今天老师给大家表演一个杂技,请同学们仔细欣赏。(玻璃杯上放一小张正方形卡纸,卡纸上放着一枚硬币)在表演前,请大家猜测一下,如果我把卡纸弹出,硬币会怎样? 2.让学生根据个人经验做猜想。 3.教师实验: 用食指快速弹出卡纸,硬币落入杯中。 4.学生根据现象提出质疑并说出自己的设想:为什么硬币会掉入杯中?为什么静止的物体在突然遇到外力作用的时候还会保持静止呢? 预设1.学生可能直接说出和教师弹纸片的硬币没有改变运动的方向有关系。 这样让学生说说物体突然遇到外力时位置可能产生的变化是什么样子的,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 预设2.学生可能说出与教师弹纸片的速度有关。 这时让学生通过快速弹纸片和慢速弹纸片试试,再次说出自己的想法。 5.教师根据学生的质疑总结:静止的物体在突然遇到外力作用的时候为什么还会保持静止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方面的问题。(板书课题:11、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二、小组学习,自主探究 1.制定实验方案。 谈话:要设计怎样的实验来证明呢?教师提供实验材料(象棋子、尺子、钢笔帽、纸条、棉花、鸡蛋、杯子等)根据这些实验器材设计实验证明我们的猜想,可以吗?下面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看哪个小组最先拿出方案。 2.汇报实验方案。 教师及时引导,让学生说说本组的实验方案。 方案1:在玻璃杯口盖一张纸片,纸片上放一枚鸡蛋(或象棋、钩码、小木块),快速抽出纸片时,观察鸡蛋(或象棋、钩码、小木块)是否会跟着飞出去的。 方案2:一摞象棋子,用尺子快速击打最下面的一个棋子,观察上面的棋子会倒吗。 方案3:将准备好的纸条的一小部分搭在桌子边沿上,然后将钢笔帽(或木块)压在上面,手捏住纸条另一边,快速抽出钢笔帽(或木块)下的纸条,观察钢笔帽(或木块)会倒吗。 3.探究实验。 在实验前让学生相互补充各组实验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地方,老师再进行及时总结提出要求: (1)为了防止鸡蛋磕破,可以选择其他实验材料,例如象棋、钩码、小木块等 (2)实验操作时速度要“快”,用力要均匀,;要稳、准、快,实验后谈发现。 (3)小组相互配合,分工明确,认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员及时填写好实验记录单。 (4)注意安全,爱护实验材料。 探究一:静止物体具有的特性 我的方法 哪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哪个物体的运动状态没被改变 我的发现 结论: 学生分成5人一组,根据探究内容进行实验,教师观察指导。 小组整理自己的探究与收获,填写实验报告并准备汇报交流。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根据学生的实验发现,在汇报交流中随机进行。让学生以图画或语言表述的形式进行汇报自己的发现。 预设1.学生发现鸡蛋(或象棋、钩码、小木块)会落入杯子中,鸡蛋(或象棋、钩码、小木块)有保持原来静止状态的特性,只改变了纸片的运动状态,即静止物体的特性。 教师及时跟进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