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6927863

18、《日食和月食》教案

日期:2025-11-06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1次 大小:148983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日食和月食,教案
  • cover
18、日食和月食 【教学内容】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18日食和月食 【教学目标】 1.能运用已有知识对问题进行猜想;通过实验获得事实证据,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将探究的结果与假设相比较,并用多种方式表述研究成果。 2.愿意合作与交流,体验合作的愉快。 运用模拟实验的方法了解日食和月食的形成原因及相关知识。 3.对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能够大胆地想象,表达自己的想法。意识到模拟实验与推测和客观真实是有一定差距的,天文现象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 【教材分析】 ?《日食和月食》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太阳、地球和月亮》第五课的教学内容,本课分为日食和月食两部分,日食部分又从“日食的发生”→ “日食模拟实验推测日食成因” →“揭示日食成因”步步推进,月食的成因是在日食的基础上开展的。从教材的角度来说,把这两种现象作为学生学习的主题,有三个目的:一是因为这两种现象对学生有着较大的吸引力;二是这两种现象都涉及了本单元要建立起的基本概念,即天体是运动着的,月食和日食的成因是地球、太阳、月球三者之间的相对运动而形成的;三是培养学生从现象到本质的逻辑推理能力。 【学情分析】 ?(1)认知储备:学生对日食和月食产生的知识方面有一定程度的了解,部分学生现场或通过电视直播观察过2009年的日全食,又接受过学校组织的日全食活动的培训。因此有部分学生能够作一个初步的解释。学生对月球、地球、太阳三者之间的相对运动关系在本课前有一定的认识,还在五年级时学习了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2)存在不足:学生对日食和月食现象虽有了解,但对其成因的解释应该不会很完整和严密。相对来说,因有2009日全食的观测基础,对月食的观测印象可能会更弱一些。学生在操作模拟实验方面应该存在较多的问题,如模拟实验时设计实验方案的意识、实验操作过程的分工合作及正确操作的方法等。 ?【设计思路】 ? 我在把握教材内容的前提下,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科学水平来进行教学设计。先让学生观看2009年枣庄市峄城区日食的视频、并观看有学生自己所拍的完整日食照片激起兴趣,通过观察体验,发现日食发生时的一些特点,推测日食形成的过程,再通过模拟实验体验来探究日食形成的过程,最后通过学生的交流和教师的补充讲解来解答学生的疑惑,科学解释日食成因,形成内化。在日食研究的基础上,再来研究月食的成因研究。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有意识地制定实验方案,在提高对天体运动认识的基础上渗透严谨的科学思维训练,能利用原知上的认识冲突通过模拟实验和讨论来获得更加深刻的认识,让学生的科学探究在充满乐趣的氛围中能充分展开对科学问题的科学分析。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日食的成因、模拟实验的科学操作 教学难点: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逻辑推理,推测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教具、学具】 教师准备:三球仪、有关日食和月食信息的图片、照片、课件、录像资料、书籍等;乒乓球、玻璃球、手电筒、观察记录表; 学生准备:在课前收集有关日食和月食的信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课前:播放《枣庄峄城2009年7月22日日食全过程》视频录像 http://v.ku6.com/show/4civ787SZcY894FETQlhLQ...html?nr=1 (?http:?/??/?v.ku6.com?/?show?/?4civ787SZcY894FETQlhLQ...html?nr=1?)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在看什么?(生答,板书:日食) ? 2. 讲述:2009年7月22日,我们很多同学都去看了这场几百年一遇的日全食,你能说说当时看到的日食情况吗? 回忆并简述观看到的日全食过程。 (通过视频再现、学生观日食照片,引领学生轻松进入2009年日全食场景,及时进入到教学情境中。并通过回忆,让学生显现对日食的前认知。) 3.故事引入:同学们都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