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929552

3.桂花雨 导学案 (表格式 2课时)

日期:2024-06-04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学案 查看:41次 大小:4164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花雨,导学案,格式,2课时
    导学案 科目 语文 年级 五 课题 3. 桂花雨 主备人 课时 2 辅备人 【学习目标】 1.认识“箩、杭”2个生字,会写“懂、兰、箩、婆、糕、饼、浸、缠、茶、捡”等10个字,会写“桂花、懂得、糕饼、茶叶”等4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桂花给“我”带来的回忆。 3.借助相关语句和资料,体会作者借桂花表达的感情。 【学习重难点、关键】 1.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 2.突出重点的关键在于相机补充有关琦君经历的资料。 【课前预设】 搜集资料为理解课文做铺垫。琦君和母亲原先住在浙江温州的瞿溪,家里有个大院子,种满了桂花。十二岁迁居杭州。杭州有个叫“满觉陇”的地方,种满了桂花,香气浓郁。琦君1949年离开家乡,写这篇文章时已经是一个60多岁的老人了,一直没有回到生她养她的故乡。 学习流程(第一课时) 【课上生成】 【自主学习】 一、字词学习 1.指认课后生字条、生字表中生字,并圈画出不认识的字。 2.生字回归课文,把生字条和生字表中的字在文中组成的词语或短句,勾画出来并多读几遍,包括其他不认识、不懂得的字词。 3.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学习生字新词。 二、课文学习 1.自由读课文2—3遍,要求: ①读正确、通顺、流利。 ②借助课文内容和插图,读懂课题———从文中找出能够解释课题的句子。 默读课文,思考: 每个自然段围绕“桂花”并写出了“桂花”给“我”带来了哪些美好的回忆?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求: ①读出画面。 ②感知“桂花”给“我”带来的美好回忆。 【合作探究】 试着用三字小标题,说说“桂花”给“我”带来的美好回忆。 【展示交流】 用三字小标题,说说“桂花”给“我”带来的美好回忆。 【达标检测】 听写课后生字表中的字。 ①指名黑板板演。 ②师生纠错、评价。 附:板书设计 桂花雨 桂花香 桂花开 摇桂花 晒桂花 赏桂花 【课后反思】导学案 科目 语文 年级 五 课题 3. 桂花雨 主备人 课时 2 辅备人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借助相关语句和资料,体会作者借桂花表达的感情。 【学习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    教学难点: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所表达的感情。 【课前预设】 抓矛盾点突破难点。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 “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学习流程(第二课时) 【课上生成】 【自主学习】 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所表达的感情。 (一)出示句群 1.“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2.“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 3.“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二)分析句群 1.学习第一句,要求:换一种说法,理解句意。 2.比较第一句和第二句,看哪句表达的意思更加强烈一些。 3.联系三句话,你发现相互之间的矛盾没有?为什么呢? (三)出示资料,化解矛盾 1.生平介绍:琦君,1918年生于浙江温州,11岁来到杭州,32岁移居台湾,60岁移居美国,84岁回故乡探亲,86岁定居台湾。 2.“阅读链接”:恋乡的人,终于忍不住喊出:“故乡,我们哪一天回去?家乡味,我们哪一天能再尝呢?” ———选自琦君的《家乡味》 3.课后“阅读链接” 二、体会句子蕴含的感情 1.“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2.“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