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6930478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1.2第2课旷日持久的战争 课件(共32ppt)

日期:2025-05-21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7次 大小:577648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人教,旷日持久,32ppt,课件,战争,2课
  • cover
课件32张PPT。根源: 矛盾实质:争夺世界市场(殖民地和霸权)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列强政经发展不平衡加剧新、老帝国主义争夺殖民地矛盾尖锐(三对)两大集团扩军备战、矛盾尖锐军国主义、极端民族主义和先进武器推波助澜萨拉热窝事件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原因1914.7.28大战争爆发 “去巴黎吃早饭!一刺刀挑死一个法国人”这就是在运送德军去首都的火车上乱涂的字。这是1914年8月,天气睛好,部队的士气也很好。政府说过,战争会迅速结束。德国总动员“叶落之前,你们就能返回故乡”。 法国总动员 这里也有乱涂的字,微笑。仅仅是巴黎-柏林之间令人振奋的旅行,圣诞前回家。新招募的士兵们从东站出发,“枪尖插着鲜花”。第2课 旷日持久的战争 大炮、战壕与士兵,构成了一战的主要特征课标要求: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世界制造业产量:德奥占19.2% 英法俄占27.9% 陆军人数:德奥达636万 英法俄三国达873万 战争后备力量:同盟四国人口为1.45亿, 英法俄和意大利人口达2.88亿。 所利用资源:同盟国只有本国及被占有国的资 源;协约国能利用殖半殖的资源, 利于长期作战。同盟国和协约国力量对比一、战争的概况1.战争特征:残酷性、 持久性 2.战争双方: (1)同盟国:德国、奥匈帝国、土耳其、保加利亚 (2)协约国:英、法、俄、意、塞、比、日/美、中国 3.战场和战线:优势: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准备充分 劣势:人口资源出于劣势,速战速决,不利于持久作战优势:人口资源占优势 劣势:兵员分散,装备较差 持久战(1)欧洲战场和三条战线 西线:英、法、———德 东线:俄———德、奥匈帝国 南线:塞尔维亚———奥匈帝国(2)亚洲战场 近东:俄国、英国———土耳其 远东:日本———德国?瑞安三中方金清QQ200501976西线比利时、法国北和德法边境英法PK德东线波罗的海南岸至罗马尼亚 俄PK德奥匈南线巴尔干半岛 塞尔维亚PK奥匈局势图(一)第一阶段:1914 (二)第二阶段:1915--1916 (三)第三阶段:1917--1918二、一战的进程【自主学习】一战有哪些重要战役?分为几个阶段?(一)大战的第一阶段(初期) 1914年1、西线: (1)比利时的顽强抵抗 (2)马恩河战役巴黎首次大规模战役———马恩河战役1914.9.5 ~ 9.12,比法边境英法联军VS德军德国速战速决的战略目标失败。东线:8月俄国派出两支军队进入德国(东普鲁士)小毛奇修改了施里芬计划,调兵东线,西线兵力对比由7:1变成3:1。德军失败。英法联军在200公里的战线上推进60公里,伤亡25万人,德军损失30万人。结果:“施里芬计划”破产,西线进入相持阶段。(一)大战的第一阶段(初期) 1914年1、西线: (1)比利时的顽强抵抗 (2)马恩河战役交战双方:英、法、———德 结果:使德军“速战速决”战略破产, 西线进入相持阶段材料:我们已经准备好了,对于我们,战争越快越好。 ———德军总参谋长小毛奇 1914年9月11日,小毛奇向德皇报告:“陛下,我们输掉了这场战争。”3天后,他被撤职。如何理解马恩河战役的失败意味着德国输掉了战争?德国速战速决战略破产,德国陷入长期两线作战。(一)大战的第一阶段(初期) 1914年1、西线: (1)比利时的顽强抵抗 (2)马恩河战役 2、东线:俄俄败俄胜东普鲁士战役德   奥 加里西亚战役结果:东线进入相持阶段3、南线:(1)双方:奥———塞(2)结果:奥退出塞(3)特点:最早开始4、远东:(1)双方: (2)结果: (3)目的:日-德夺取德国在太平洋3岛,侵入山东,占领青岛。夺取德国在东方的殖民地,称霸东亚德国速战速决战略破产,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二)第二阶段(相持阶段) 1915-1916 1、1915:重点在东线,德、奥———俄,计划失败 2、1916:西线(最关键的一年,是消耗战最突出的一年) (1)凡尔登战役 19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