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冰融化了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四节 教材分析 学生在观察了水结冰的变化过程,了解到结冰使液态的水变成了固态的冰,同时也产生了继续探索的兴趣,由此自然地继续开展观察水变化的探究活动。在本课,学生将经历观察冰融化成水的变化过程(从固态到液态),我们希望学生在关注冰状态发生变化的同时,还能注意到状态变化过程中的其他现象。 本课安排了三项探究活动。 第1项活动是学生用吸管或用吹风机的热风向冰块的某一个部分吹热气,观察冰块的变化,引导学生思考冰块融化的原因。 第2项活动是将结冰的试管放入热水中,观察冰融化成水的变化过程。通过在试管上做标记,了解冰融化成水后体积会减小。 第3项活动是比较水、水蒸气和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建立起三者之间的转化关系。 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着想实验方法,提高他们实验的积极性。在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出一些办法后,教师出示本课的实验材料,给学生一些提示与启发,在学生的不断补充、完善后,梳理、整理出本课的实验方法。比较水、水蒸气和冰的相同和不同之处,是对本单元前 4 课的梳理与小结,让学生认识到水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它们有相同之处,也都有各自的不同之处。学生通过用箭头表示三者之间的转化关系,了解加热,遇冷都能使水的三态之间相互转化。 学情分析 本课是基于学生在实践水结冰的课堂后展开的,而学生对冰既熟悉又陌生,他们从小就经常玩弄冰块,冰融化了这个过程,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经验。但是学生可能缺少细致地观察冰融化的过程,也没有比较过冰融化成水后的体积的变化。因此观察并记录冰融化成水的变化过程就成为本课重点,通过探究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仔细记录,交流表达等良好的科学习惯。冰融化成水是因为温度升高了,但要让学生说出热量这个词还需要教师进行一定的引导与启发。本课还可以通过观察水的各种图片,播放视频,让学生充分感知水在自然界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的状态变化与热量有关,水的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的温度升至0℃时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直至完全融化成冰。 2、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过程与方法: 1、观测并记录冰块融化过程中的温度和现象。 2、观测并记录冰块周围空气的温度变化。 3、设计、选择、应用一个快速融化成冰块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养成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意识到细致的观察能获得更多的发现。 2、初次感受、体验物质状态变化的可逆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经历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现象的观察 教学难点 探究促进冰融化的因素 教学方法 讲授法、观察法、实验法 教学准备 小组: 烧杯一只(内盛小半杯冰块),温度计4支,冰融化时 温度记录表(参考书P50),冰融化时周围空气温度记录表,可封口的小塑料袋1只、冰块1块(要求每组的塑料袋、冰块的形状、大小规格一样)。 教学过程 一、观察冰的融化 1、师:上节课我们探究后得出了液态的水在0℃以下就会凝固成冰,那么固态的冰能够重新变成液态的水吗?在什么条件下能够变成水呢? 2、学生根据已有生活经验做出预测。 3、师:你们亲眼看到过冰的这个融化过程吗?这节课让我们一起亲自来看一看。板书:冰融化了 师:我们要怎么来观察呢?请大家一起看书P50 4、学生介绍观察方法,师生共同补充。 (预设:(1)把冰块放入烧杯内,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冰块的温度。(2)让冰块自行融化。在冰块融化的过程,按均匀的时间间隔测量温度。(3)当冰块完全化成水时,记录温度计上的读数。) 5、师:方法知道了之后,我们就来测量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