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6943437

20.蒸发 教案

日期:2025-10-04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4次 大小:3852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蒸发,教案
  • cover
20. 蒸发 【教学内容】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0课 【教学目标】 1. 通过活动体验、实验探究蒸发现象,激发起学生的研究欲望,感受日常生活中的蒸发现象,获得对蒸发现象的科学认识、体验成功的乐趣,锻炼和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2. 学会利用生活资源和现有材料自行设计对比实验进行合作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能够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处理、交流。培养学生科学地看问题的意识;体验探究与合作的乐趣;感觉科学知识在生活生产实践中的应用价值,增强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自信心。 3. 认识蒸发现象;知道蒸发吸热;了解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和空间自主探究“蒸发”现象,引导学生自主地去发现关于蒸发现象的诸多科学知识。 教学难点:共同设计探究实验,设计控制变量的对比实验,来验证假设。 【教具、学具】 学生准备:手帕、课前制作“晴雨计”(结合课本第57页的资料卡) 教师准备:温度计、棉纱、烧杯、水、瓷盘、试管夹、玻璃片、吹风机、三角架、酒精灯、火柴、酒精、能固定温度计的铁架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 谈话: 让我们做一个有趣的实验。教师在黑板上蘸水写上“水”,学生仔细观察现象!(过一会儿)同学们看到黑板上的水没了,看到这种现象,有什么疑问呢? 2. 学生自由质疑: 黑板上的水怎么没了? 为什么水迹先慢慢地缩小,再过一会儿,就变干了呢? 水变成了什么? 水到底跑哪里去了呢? 3. 引导学生试着解答(解释蒸发现象) 水可能跑到空气中了! 水好像变成了蒸气,跑天上去了。谁还能举例生活中的类似这种现象? 联系生活现象学生自由列举:教师适时放幻灯片(加深学生的理解) 洗过的衣服,慢慢干了。洗过头后,头发也慢慢干了。 雨过天睛,地上的水就会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 …… 4. 教师归纳,揭示课题: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刚才说的生活中所观察到的这些现象,都是水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气中,这种现象就是蒸发。水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蒸发。 【通过学生的举例,加深学生对蒸发现象的理解,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知识与生活紧密相连。】 5. 水变成水蒸气分散到空中,你认为水蒸气是怎样的气体? 二、亲身体验,蒸发时需要吸收热量 预设1:生活中还有哪些材料像水一样蒸发到空气中? 学生可能说不出,(在学生思考时把酒精灯帽打开,引导学生说出酒精) 1.做游戏:师把酒精擦在学生左手背面,让生说感受。 三、实验验证,蒸发时需要吸收热量 1. 质疑猜测: 刚才的游戏,手感到凉爽这说明了什么? (酒精蒸发时吸热) 真理需要实践证明,下面请同学们像科学家那样,用实验证明我们的猜测。 2.实验验证:温馨提示 动手实验。 (教师计时,学生观察,每隔2分钟记录1次温度) 每组一张记录单 实验记录表 时间(分钟) 温度(℃) 0 2 4 …… 我的发现: 3. 汇报实验现象: 同学们你们用端正的坐姿告诉老师,成功的做完了实验,并且都认真地做好了记录,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 (一组)汇报:我们组的温度计刚离开酒精挂在支架上时是15℃;1分钟时是12℃;2分钟时是11℃;3分钟时是10℃;4分钟时是9℃。(教师同时在一组坐标系中相应的位置点上点) 现在让我们用线把这些点连接起来,这是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通过刚才的实验以及这条图线,你们有什么发现呢? 温度是下降的。 这能不能说明多数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呢? (二组)汇报:我们组0分钟的时候是15℃;1分钟时是13℃;2分钟时是12℃;3分钟时是10℃;4分钟时是9℃。 (学生模仿老师在坐标系中相应的位置点上点,练成曲线。) 通过观察,发现--温度也是下降的。 小结:第二小组的实验又一次证明了多数同学的想法是正确的。 三、四小组再来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